“儒”的由来 “儒”在古代指以教书相礼等为职业的人。在西周以前,“儒”是官府的官员,身份崇高,他们掌管教化,通习礼乐道艺。
“儒”的演变 西周末年,周王室衰落,社会秩序崩溃,“儒”渐渐丧失原有的地位,流落民间。由于他们都是掌握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所以还可以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以教书、相礼谋生,成为社会上最早一批从事自由职业的文化人。他们有专门的服饰,具备多元化的技能和专业,例如看风水、操办丧事等。
儒家与儒学的形成 儒家是先秦时期由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学是儒家学派所持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孔子本人是流落民间的“儒”,他以自己的礼制、六艺知识,传授弟子,创立了以仁、义、礼、智为基本范畴的思想体系,教人做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他的学说在春秋时代,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学派,被称为“儒家学派”。
恢复秩序的共同理想 在秦代以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秩序混乱,战争和篡 弑不绝。为了恢复社会秩序,中国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学说。其中儒家学说的三位重要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想通过提倡某些政治理想,令举国上下产生守礼爱人的思想,希望国民透过自我省察,达到爱人的目标,从而使社会和谐稳定。
三子的差别 孔子主张透过“仁”、“守礼”等伦理道德来恢复社会秩序;孟子主张回复人本来的善性,并加以发扬光大,便可以成就各种德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必须通过礼法,使各阶层的人安守本份,社会才会安定。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鲁国。他三岁时,父亲便去世了,跟母亲过着孤苦的日子。矢志学习 孔子十五岁就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他还专程到周天子的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学习“周礼”,又拜见了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孔子三十五岁时为避乱去了齐国,听了“韶乐”之后,完全浸淫在至善至美的音乐境界中,竟然三个月吃不出肉味。孔子的成就 孔子回到鲁国后,当了短暂的大官,先后出任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创造了明显的政绩。孔子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鼓吹周礼。晚年专门收徒讲学,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七十多名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孔子在教学的同时,也专心著书立说,编修及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后人为了纪念他,更为他修建了孔庙、孔府、孔林建筑群
什么是周礼?周礼是西周初年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周公所制定的典章制度。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他住在周室先祖所居的周地,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周公。文王在世时,周公在众儿子中以仁孝著称。武王即位后,周公辅助武王建立西周王朝。武王死后,武王的儿子成王年幼继位,周公于是当仁不让,主持政务。他依据周人的原有制度,参考殷商的礼仪,制定了田制、官制、禄制、乐制、法制、谥制、嫡长子继承制等政治、法律及文教制度,并配以相应的各种仪式和音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社会典章制度,称为“周公之典”或“周礼”。周礼实际是中国家族、宗法等级制度的基本规范。
孔子提倡周礼 春秋时代,周王室的力量和权威日渐衰落,周礼的法制不再受到诸侯贵族的尊重,他们公然违反周礼,不仅以下犯上,篡弑夺位,甚至大兴干戈,互相攻伐,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孔子看见这种情况,十分痛心,于是决心提倡周礼,力求恢复西周初期的太平盛世。
礼与仁的关系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颜渊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回答说:“‘仁’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仁’是凭自己自律地实践出来,并不是因别人强迫才做出来的。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整个天下就归顺于‘仁’了。”
礼是仁的条件 颜渊又问孔子,究竟按照什么条件才能做到仁呢?孔子告诉他:“凡是不符合周礼的事情就不去看,凡是不符合周礼的消息就不去听,凡是不符合周礼的言论就不去说,凡是不符合周礼的行动就不去做。”每个人都能按这四个方面去做,就可以做到“仁”了。颜渊深有感触地说:“我虽然粗鲁迟钝,但是我希望能够照这些话去做。”
(颜渊:颜渊(公元前521~前490年),即颜回,字子渊,春秋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他出身于贫困的家庭,但十分好学,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后世称为“复圣”。)
孔子认为个人的行为要合乎周礼,除了自我克制以外,还要从生活中找寻学习的榜样,并立志向有贤德的人看齐。他说:“只要看到贤德的人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就要从内心深处产生想和他们看齐的强烈愿望,并立即贯彻实行。如果看见一些不贤不德的人,行为违反周礼,非但不去接近他们,反而要认真自我反省。”仔细检讨自己有哪些不良的行为,是由什么引起的,是看了非礼的事情,听了非礼的消息,说了非礼的言论,还是做了非礼的行动?只有把这些都认识清楚了,才能避免犯错,遵守合礼的规范,成为真正有贤德的人。
孔子的学生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德才兼备的人呢?孔子回答说:“遇事要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看到财物要像孟公绰那样不贪婪,面临危难要像卞庄子那样勇敢,生活中要像 冉 求那样多才多艺。同时,要熟悉礼乐,就可算是德才兼备的人了。但是,现在讲德才兼备的人,就不必这样面面俱到了。当财利到手的时候,能够首先想到义;当处在危难的时候,能够不顾自己的生命而救助别人;当跟人有旧约或许下诺言的时候,就应该终身不渝,兑现承诺。只要做到这三方面,就可以算是一个守礼而德才兼备的人了。”从而实现了周礼的规范要求。
(子路:子路(公元前542~前480年),春秋鲁国人。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情勇敢而孝顺,政治才能卓越,后来在卫国任官。)
子贡的缺点 孔子有个学生叫端木赐,字子贡,他的口才特别好,能言善辩,喜欢宣扬别人的长处,也爱揭露人家的过失,甚至嘲笑和奚落他人,因此经常与人发生争论,引起许多人的嫉恨。孔子的教诲 孔子对端木赐的行为看不下去,就对他说:“端木赐啊!你看看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好吗?不要整天议论别人的长短,应该看看自己的不是和不足。至于我呢,根本就没有闲工夫去批评别人。”子贡不以为然地问孔子说:“老师觉得我到底怎么样呢?”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你像个有用的器物。”子贡好奇地问老师:“我像个什么样的器物呢?”孔子指着一座大庙说:“你就像宗庙里的宝器瑚琏呀!”意思是说子路缺乏严于律己的精神,就像宝器一般中看不中用。
(端木赐: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字子贡,春秋卫国人,孔子的弟子。善于经商,有口才,料事多中。)
君子三戒 孔子认为要想成为真正的正人君子,符合礼的规范,必须做到“三戒”:年轻时,血气未稳,对异性好奇而感兴趣,所以要戒除色欲;壮年时,血气方刚、脾气正旺,对种种看不惯的事情横加指责,所以要戒除好勇斗狠;老年时,血气已衰,别的爱好都已丧失,唯一喜欢的就是财物,所以要戒除贪念。 君子九思 除“三戒”外,孔子认为君子还必须做到“九思”:看要看清楚,听要听清楚,脸色要表现温和,容貌要流露谦恭,说话要反映出忠实,做事要恭敬,疑惑要发问,忿怒要想后患,见利要想是否应得
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它是天地之间的大道理、圣人的德行。简单地说,“仁”就是爱人。人伦关系的中心 “仁”字在字形上看从“人”从“二”,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由家庭组合而成,家里有父母、子女,互相之间产生慈孝友悌等伦理关系。家庭里的伦理关系,扩大为社会中君臣的政治等级关系。于是,仁既是家庭的道德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仁强调在保持社会等级的基础上,人们要发自内心地爱人,而不是靠外力的强迫。要做到仁,行为上就必须遵守礼的规范。
平等的招生准则 孔子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桃李满天下。他之所以能够创办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民间私塾教育,是因为他在招收学生的条件上,坚持平等思想,采取“有教无类”的观点。孔子招收学生,不论贫富、长幼、贤愚,只要能付得起最低的学费(一些干肉条),都一律招收,并孜孜不倦地教诲他们。不同背景的学生 孔子的门生有不同年龄、背景和能力的人。如子路小孔子九岁,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子贡家境富裕, 仲弓家世卑贱;颜渊得道,子路出仕,宰我善辩,子夏善文。孔子对他们因材施教,把他们培育成得意门生。孔子这样做不但打破了教育长期被贵族垄断的局面,还为平民百姓开启了教育的大门。 孔子的教育内容围绕着文、行、忠、信四方面。何为“文”呢?子贡曾问孔子:“为什么给孔文子谥为‘文’?”孔子说:“他天资聪明而好学,向下属请教问题从不以为可耻,因此被谥为‘文’了。”何为“行”呢?“一个人如果爱说奉承的话,故意装出讨好的脸色,过分的谦卑,连左丘明都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何为“忠”呢?“如果心里痛恨一个人,表面却和他友善,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何为“信”呢?“如果有三个人一起行走,当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学习他们的长处,以他们的短处作为改正的参考。”所以,行事恭顺、诚敬向上,能爱护百姓,广施恩惠,合理使用民力,这就做到了文、行、忠、信了。
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他提倡博学和精思兼具、启发和自悟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他着重了解学生的能力,例如他对子路说:“我教你的都知道了吗?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要老实地说,这才是真知啊!”他问子贡说:“你与颜渊哪一个比较强?”子贡说:“我怎么比得上颜渊呢?颜渊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我和你都不如颜渊啊!”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个人终身奉行的准则?孔子郑重地说:“大概就是‘恕’字吧!”如何来理解“恕”的意思呢?孔子又说:“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千万不要加在别人身上。”那么自己不喜欢什么呢?实际就是视、听、言、说四个方面,不符合礼的不但自己不去视、听、言、说,而且也不要让别人去视、听、言、说,这就是“恕”的含义,也就是有推己及人之心。一个人做到“恕”,就达到了仁的目标。
子贡请教孔子,人怎样才能修养仁德呢?孔子就给他说了一个比喻:“对于工匠来说,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磨好所用的工具。同样,一个人住在国家里应该先在该国的贤能官吏领导下,为国家服务,并努力结交有仁德的人。”具体的做法正如孔子对学生 樊迟所说:“日常生活要谦恭,做事要敬慎,待人要忠诚。这些德行即使到了野蛮的夷狄地方,也是不能抛弃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己欲仁,斯仁至矣。”说明“仁”完全是个人自律、努力的结果。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讨论“仁”的问题时说:“如果你们遇到行仁的事情,对于师长也不要谦让,应该奋勇争先,毫不推迟。”。但是,对于长久过着穷困生活的人,如果没有仁德修养,他们是无法忍受的。同样,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对于长久过着安乐生活,也是不能忍受的。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总是以仁德为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作最有利的生活规范。
子贡以思想敏锐和能言善辩著称,他经常追问孔子关于“仁”的道理。子贡问孔子如何处理政事,才能体现“仁”的精神。孔子指出三个条件:粮食要充足,军备要充实,人民要信任政府。子贡又问:“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这三项条件中可以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应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情况还是不允许,可以再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那就应该去掉足食。因为自古以来,人总是免不了一死,可是,假如政府不能取信于民,什么事都无法建立了。”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认为君子只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有仁德的人总是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并竭力成全好事。比如在两个人中间,一定要向双方说明各自的好处和优点,而不能说各自的坏话,甚至相互挑唆为敌。而没有仁德的小人总是污蔑别人,说人坏话,甚至挑拨离间,引起冲突和仇恨。君子与小人的分别 这个道理也就是孔子说的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不结党营私;而小人总是结党营私,却不能与人和谐相处的道理。君子博爱而不偏私,小人偏私而不博爱。具体来说,结交正直、诚信、博学的人总是有益的;结交逢迎、献媚、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孔子的著名弟子 孔子一生致力教书育人,他教过许多学生,其中较著名的有七十多人,他们各有特殊的才能和成就。长于德性的有颜渊、闵 子骞、冉伯牛、仲弓;长于言语的有宰我、子贡;长于政事的有冉有、子路;长于文学的有子游、子夏。四大教育方针 孔子的教育方针有四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教育学生朝这四个方向发展,为人的目标应该合乎大道;处事原则的根据是德性;人生的道路应该遵循仁爱的方向;游憩于六艺之中。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在四条教育方针中,德行为首,言语次之,政事又次之,文学等技艺为末。
中庸是孔子思想方法的核心。“中”是“不偏”,“庸”是“不改”,而“中庸”就是“中和恒常”的意思,也就是适度、合乎中道的方法。虽然《论语》对中庸的直接论述不多,但书中许多地方都间接地体现了中庸的思想方法。例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仁”就在这种思想方法中蕴育,礼的规范就在这种思想方法中表现。中庸也讲“位”的问题,“在其位谋其政”,而不在其位谋其政则是犯上作乱。当然,中庸也不是主张无原则的调和,中庸必须符合“礼”的规范和体现“仁”的精神。
最能表现孔子中庸思想的故事,莫过于“过犹不及”。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比较贤能?”孔子说:“子张做事过头了一些,而子夏做事又稍嫌不足一点。”子贡就说:“那么就是子张强一些了。”孔子回答说:“太过和不及同样不好。”孔子又对众多弟子说:“曾参的个性迟钝,子张的志向过高而流于偏激,子路的性子太刚猛,颜渊是比较有希望能成就的,只是常困于贫穷!子贡不安于命而做生意,却能每次猜中物价的涨跌,而赚了大钱。”由此可见,中庸最好的境界,就是不走极端,而取其中道。
(子张:子张(公元前503年~?),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陈国人。孔子的弟子。 )
(子夏:子夏(公元前507~前400年),即卜商,字子夏,春秋卫国人,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相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阳传》均出自子夏之手。孔子死后,子夏讲学于西河,被魏文侯以老师之礼对待。)
孔子的中庸思想具体体现在“六言六弊”之中。孔子问子路:“你听过六种美德伴随六种流弊的说法吗?”子路纳闷地说:“没有听说过。”孔子便告诉子路:“喜欢仁爱却不好学,便会流于愚昧;喜欢聪明却不好学,便会流于放荡;喜欢正直却不好学,便会有急切的毛病;喜欢勇敢却不好学,便会招致祸乱;喜欢刚强却不好学,便会有狂躁的毛病。”这里孔子将仁爱、聪明、诚实、正直、勇敢、刚强六种美德与学习联系起来,因为学习是一种最好的实践活动,任何美德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正确地表现出来,如果不能发奋好学,个人内在的品德都会变得偏颇狂热而不切实际
《论语》的成书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著作,它是集体记录创作的成果,当中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再传弟子的笔墨。记载时间由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 《论语》的体裁 《论语》基本采用问答体裁,共二十篇,每篇取篇首二、三字为篇名,前十篇称为《上论》,后十篇称为《下论》。每篇分为若干段,每段为一章,共计四百九十二章,共计一万二千七百余字。《论语》与儒家思想 《论语》从东汉起被列入儒家经典之列,公元1190年,南宋的理学大师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使《论语》在儒家思想的地位大为提升。元朝开始以《四书》作为政府开科取士的官方教科书,是读书人必读的典籍。从汉代至今,《论语》的注本已有三千余种。
儒家亚圣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出生在距今约2300年前的邹(今山东省邹县),曾跟从孔子的后人子思学习,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尊称他为“亚圣”。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家境贫苦,只能住在郊外靠近墓地的山边。他看到人家办理丧事,便整日以模仿葬礼仪式为乐。孟子的母亲于是对他说:“如果我不搬家,你将来就只能替人办丧事了。”后来,他们便搬到市场附近居住。可是,孟子又受到商贩的影响,每天都装扮成杀猪的肉贩子,学做买卖。孟母担心儿子的前途,只好再次搬家。这次他们搬到一处靠近学校的地方,从此,孟子每天回来,便只会给母亲说学校里老师教导的东西了。孟母断机 孟子八岁时,母亲送他上学。然而,孟子不久就无心向学。孟母知道后,拿起刀砍断了织布机上的纱线,并告诉孟子:“如果你读书没有恒心,半途而废,就会像断了的纱线一样,将来只是没用的废物。”从此,孟子刻苦学习,长大后怀着追求孔子圣学的壮志,到鲁国游学,后来还周游列国,著书立说,成为有名的学者。
人性善恶的争论 在孟子的时代,人性善恶的问题是人们热烈讨论的焦点。当时主要有几种有关人性论的观点,分别是性无善恶、性本善、性本恶等等。而“性善论”就是孟子思想理论的基础。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孟子认为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差别,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性善就如水向下流一样,是绝无例外的。仁、义、礼、智等各种善德在人身上皆有根芽,只要人们竭力求善,就能拥有这些善德,否则便会失去,带来现实中的各种恶行。故此,在人本性善的基础上,孟子认为人人都可通过修心求善,成为圣人。
与生俱来的怜悯之心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即怜恤别人的心。他指出,如果一个孩子快要掉进井里去,无论是谁看见了,都会产生怜悯的心理,并立刻把这个孩子救出来。人们这样做并不是想跟孩子的父母结交,也不是想获得别人的赞赏,更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是在一种善良的怜悯之心驱使下,无条件地救出这孩子,如果不是这样做的话,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孟子认为这就是人性善良的证据。眼睛是心念的反映 孟子认为观察人的正邪,没有比观察眼睛更好的了。因为人的眼睛不能遮掩恶念,心念正直眼珠就会明亮,心念不正眼珠就会变得昏暗,而人的善恶就能从眼光中流露出来。所以,注意观察人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就无从隐藏了。
修心养性 孟子认为人要发扬善性,必须修身立命。他指出,能够发挥善良本心的人,就可以知道自己与生俱来的本性;能够知道自己的本性,就可以知道自然的规律;而保存、培养善良的本性,就是正确对待上天所赋予的生命的方法。至于自己的寿命是长还是短,心里都不会感到疑虑,只管专心致志地修养身心,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圣人与常人的区别 孟子以大舜为例,指出舜当初住在深山里,与木石同处,和鹿猪同游,与百姓没有不同的地方。可是,当他听到一句善言,看到一件善行,向善的心就像缺口的江河,奔涌而出,无法阻止,并立刻身体力行地实践这种善性,而寻常人就没有这种对善的感悟和冲动了。这就是圣人和常人的区别。
(大舜:传说中的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姓姚,名重华,史称虞舜,是儒家学者心目中的古代圣人。 )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在政治上,孟子提倡“民本论”。他认为民众是一切政权的根本和关键,如果国君要令国家强大,就必须能够“保民”,让人民拥有丰足的物质生活,以及在施政时处处优先考虑民生利害,从而达到“保民而王”的目的。
保民的方法 孟子认为保民的具体方法,就是要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为百姓提供安居乐业和尊礼守义的物质基础。如果人民生活安定,拥有固定的财产,他们就上可以侍奉父母,下可以养妻活儿。因此,国君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这才是民本思想的核心。
以民为本行“仁政” 孟子认为在一个国家之内,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是 社稷,而国君则是最不重要的。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一旦失去民心,政权就必会败亡。君主要得到民心,就必须推行“仁政”,“仁政”是由性善论衍生出来,意思是君主要以来自本性的怜悯之心,来处理政务和爱护人民。协助弱小孤寡 孟子认为帮助弱小无依的人,就是施行仁政的出发点。他指出,从前周文王实行仁政,一定先考虑到老弱无依的老人和年幼无父的孤儿。正如《诗经》 所说:“富人是可以过活的,最可怜的就是这些孤苦的人啊!”所以,同情弱小,帮助孤寡,是仁政的出发点。
君子的三件乐事 孟子认为君子之乐,并不是来自外物或权势,而是来自对自身善良本性的满足。因此,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件乐事,第一是父母健康生活、兄弟们和睦相处;第二是对上无愧于天,对下无愧于人;第三是能够得到天下优秀的贤才,对他们进行教育。而以德服天下并不在这三件事情之内。仁义与私利之争 孟子认为国家是以家庭为基础,家庭又是以人为本的,所以,人是国家中最重要的元素,把人民看成国家最宝贵的财产,是君主施政的根本原则,也是仁义的基础。所以,当孟子回答梁惠王什么有利于梁国的问题时便说:“大王何必说“利”字呢?可以说的只有“仁义”两个字罢了。”假使人人只顾自己的利益,都争逐个人的私利,那么国家就会有危险了。只要人民讲求仁爱,从此便没有遗弃亲长、不顾君上的人了。
强调义礼是孟子人伦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义礼的主要精神包括三个方面: 一、强调仁爱:这是为君、为臣、为民都应遵守的思想基础。只要人人心存仁爱思想,不管在什么环境,他的行为都会是高尚而且伟大的。二、强调恭敬与谦让:孟子认为人只要以恭敬之心待人对事,不但会得到别人的信任,而且不会招来耻辱和出现失误。这样,社会形成互相尊重、谦让的风气,矛盾自然消解,冲突也能避免。三、强调“和为贵”:孟子指出和平、安定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而实现和平、安定的前提必须是拥有仁爱的心。所以,孟子认为没有爱人的心,就不会有符合义礼的行为,社会也就难以达至和平安定。
强调自我反省 孟子指出人的行为要符合义礼,一定要做到“三反其身”,意思是对自己的行为再三反省。例如,我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这时我就应该反省自己的仁爱有没有缺点;当我管理别人,别人却没有被管理好,这时就应该反省自己的智慧有没有缺点;我礼敬别人,别人却不回敬我,这时就应该反省自己的敬意有没有缺点。凡是做事得不到对方应有的反应,就要在自己的身心上寻找问题的原因。只要自己的身心都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会向你归顺。生命与义礼的抉择 孟子认为若要在生命和义礼之间作出抉择,义礼比生命更为重要。就正如鱼和熊掌都是我喜欢吃的食物一样,当两者不能同时拥有时,就只有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热爱的,义礼也是我爱好的,如果两者不能兼全,只有舍弃生命而选取义礼了。
匹夫之勇不可持 孟子相信一个人如果真正懂得义礼,他是绝对不会逞个人之勇的。因为当一个人手按配剑,睁目怒视地说:“他怎敢阻挡我!”的时候,这是“匹夫之勇”,只能抵敌一个人而已。孟子认为应该把这种勇气,应用在符合义礼原则的事情中,因为义侠之举,就算只得一个人也是大勇;不义之师,即使举国出动,也不过是小勇而已。以仁义为行事的准则 孟子认为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仁义的标准。齐宣王曾问孟子:“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兴兵讨伐商纣,是否真有其事?”孟子说:“在古书上相传是有的。”齐宣王又问:“夏桀、商纣是君,商汤、周武王是臣,作为臣子的去杀害国君,这是可以的吗?”孟子回答说:“我只听说武王杀了一个败坏仁义、被孤立的纣,没有听说武王杀过国君啊。”这是因为桀、纣残害百姓,施行暴政,失去作为国君的条件;商汤、周武王推行仁政,驱除暴君,是替天行道。故此,他们的行为是符合仁义之道的。
以德服人 孟子认为施行义礼,必须依靠主观觉悟,而不能由外力强迫。他指出王者出于仁爱的真心,凭借德行去降服别人,对方的心中是充满喜悦,而且会诚心信服的。相反,霸者假借仁义之名,利用武力来征服别人,对方只会因为暂时力量不足,俯首称臣,而不是心悦诚服的。所以,君子应该以德服人。保存善心可成圣人 由于纯真至善的心为人所共有的,所以孟子认为只要保存善心,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正如大舜和平常人是没有分别的,但是他懂得存养善心,仁爱百姓,所以成为圣人。只要我们立志以大舜为榜样,学习他的善心,仿效他的仁义行为,也能像他一样受人爱戴。圣人受人尊敬是个人努力的成果,所以,人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圣人。
五伦:不同的人际关系 在孟子心目中,人际关系主要可分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五种,这就是人伦关系中的“五伦”。
各尽其份 在人伦关系中,孟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恰如其份地做好自己的角色。例如作为臣下的,要尽忠为君主效力;作为儿子的,要孝顺父母;身为君主或父亲的,要爱护臣民、子女。如果所有人都做好自己的本份,合乎忠、孝、悌等道德标准,社会自然会井然有序,人人互相友爱,春秋战国时代篡 弑夺位的情况也就会止息了。
君臣的关系 孟子认为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君臣关系不仅是一种政治关系,而且是一种道德关系。如果国君看待臣子如同犬马,那么臣子就会把国君看成与自己毫不相关的过路人;如果国君看待臣子如同土芥,那么臣子就会把国君看成敌人。君臣的本份 君臣应处处以圣人为最高模范,凡事都得有规矩。做国君有国君的道理,做臣子有臣子的道理。国君应仿效君子,对于物类,只应有爱惜之心而无仁慈之心;对于百姓,应当仁爱他们而不应亲爱他们。由亲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推及仁爱百姓,再由仁爱百姓推及爱惜物类。这就是儒家思想强调的“爱有差等,情有亲疏”。国君对臣民有恰如其份的爱心,那么国家上下便能和睦共处。
不孝的表现 孟子认为孝是父子关系的关键。他指出世上有五种不孝的事情:第一种是好吃懒做,不能奉养父母;第二种是喜欢赌博下棋、沉迷饮酒,不去奉养父母;第三种是贪财好利、偏爱妻儿,不愿奉养父母;第四种是纵情玩乐,令父母感到羞辱;第五种是好勇斗狠,危及父母。孝敬父母的作用 孟子认为子女的根本责任,是在家中好好奉养父母,在外则不要连累双亲。只要人人都能亲爱他的父母,尊重他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大治了。
丈夫要以身作则 在夫妇关系上,孟子认为作为丈夫的,如果不能依正道行事,所作所为便不能为妻子接受;如果用不当的手法去差使别人,妻子也可不听从他吩咐。长此下去,妻子必定会远离丈夫而去。夫妇不能无后 孟子认为不孝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绝后最为不孝。故此,孟子认为丈夫为了有子孙继后香灯,是有再娶的权利。例如舜当年不禀告父母而娶妻,就是因为害怕绝后,所以,后来的君子认为舜这种娶妻不禀告父母的行为,也是合乎孝道和夫道的。
恭敬的诚心 在兄弟关系上,孟子认为关键是要有恭敬的诚心。他指出,我们在生活中对于一些处于困境中的兄弟,往往只是供给他们饮食,而不加以爱惜,这种做法无异于哺饲猪狗;然而,爱护兄弟而不加以尊敬,仍旧和畜养鸟兽、饲养犬马没有分别。向兄弟奉上礼物之前,内心就要先存着恭敬的诚心。如果仅有外表的恭敬,而无内心的诚意,真正的君子是不可能和他合作相处的。 贫困显真诚 孟子提到一些喜好名声的人,在得意时能够将权位让给兄弟,但在穷困时,却会吝啬一篮饭、甚至一碗汤。因此,他认为兄弟相交的诚心,并不显露在富贵时,而是显露在贫穷中。一个人连自己碗中的饭也不想分给兄弟吃,这种人绝对没有诚心。
孟子认为结交朋友要小心谨慎。从前夏朝时有个叫逢蒙的人去向后羿学习射箭,等他把箭术全学会了,就把后羿射死了。有人认为此事后羿没有过错,但孟子却认为后羿对自己的死要负上一定的责任。他指出昔日郑国的子濯孺子奉命去攻打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去追击他。子濯孺子因为旧病复发,不能挽弓射箭,心里非常焦急。当他知道对手是庾公之斯时,立刻就有了活命的希望。因为庾公之斯是向尹公之他学习射箭的,而尹公之他则是子濯孺子的学生,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他的朋友弟子一定也是正人君子。后来庾公之斯果然没有乘人之危,只是向天射了四箭便扬长而去。由此可见,择友不可不慎。后羿不能带眼识人,终于被他的弟子所害。因此,孟子认为后羿亦有过失。
君子天赋人格尊严 孟子认为君子立身处世,要有人格尊严,堂堂正正地做人。这就是天赋尊严的人格论。而怜悯之心、羞耻之心则是尊严人格的心理基础。人不能没有怜悯,有怜悯之心,才知道什么事情是善,什么事情是恶;人不能不知羞耻,有羞耻之心,才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有了这种基本的心理基础,才会有仁义之心,有仁义之心才会表现出尊严人格。
君子的美德 在孟子心目中,具有尊严人格的君子应该要成人之美、与人为善,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人对事,并且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此外,君子应当言行一致,不说假话和空话,真诚待人;个性要正直、坚持原则,不投机取巧,不走歪门邪道,同时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面对别人的赞赏或诽谤,除了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外,还应有坦荡的心胸,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感到患得患失。
坚持正道的品格 孟子认为人的人格尊严要从合乎仁义的行为中体现出来。他指出,从前赵简子命令王良替他的宠臣奚驾车去打猎,却整天都没有收获,奚埋怨是王良驾车的技术差所致。王良不服气,一定要给奚再驾一次车。结果,一个早上便打到十只鸟兽。赵简子想让王良专替奚驾车,却遭王良拒绝,并说:“当我按规矩驾车时,他射不到鸟兽;当我不按矩则驾车时,他却有很丰富的收获。我不愿放弃自己的正道去迁就别人的不正,所以不答应这趟差事。”孟子赞赏王良的做法,因为他并没有迁就别人而放弃自己正确的原则,是君子的行为。大丈夫的特质 孟子认为最有尊严的人,应该像大丈夫一样:住的是仁道的广宅,立身于礼法的正位,行的是义理的大路。得志时,就领导百姓循着大道前进;不得志时,也要坚持原则。虽然有富贵的引诱,却不能动摇他的心意;就算身处贫贱,都不能转移他的志向;面对武力威胁,也不能挫折他的节操。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得失皆由自取 孟子相信人们丧失人格尊严,很多都是咎由自取的。人必定是首先自己不尊重自己,然后别人才会不尊重他;家庭的安宁,也必定先毁于己手,然后别人才敢加以破坏;国家出现祸乱,也是先由于内部自我攻伐,然后别国才乘机进犯。所以,孟子认为祸福得失,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亲近正途 孟子认为君子培养尊严人格的具体办法,就是要亲近正途,积存善心,才可达致圣人的境地。孔子当年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很小;当他到了泰山顶上,就觉得全天下都变得很渺小了。人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很高的起点,才能有高尚的人格。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别的世俗议论是很难吸引他的注意。正如水总要积满低洼的地方,才会向前流;日月的光辉,只要一有缝隙就会射出万丈光芒。所以,君子立志求道,没有一定的成就,是不会通达到圣人的境地。
孟子认为尊严人格应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好比掘井一样,只要坚持不懈,总是会找到水源的;如果中途便怀疑成果,恐怕徒劳无功,中途而废,自然不会得到美满的成果。同样道理,做任何事情,必须坚持到底,才有成功的希望。若是半途而废,自弃前功,最后若失败了,绝不是因为力量不够,而是意志不坚定所致。只要心中永远怀着仁义之心,人格的力量最终都会表现出来。
《孟子》的作者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关于这部书的作者,有人认为是孟子,有人认为是由孟子的几个弟子所追记的,也有人认为是由孟子自着,而他的弟子曾参与其事。
《孟子》的体例 《孟子》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全书共有七篇。每篇取篇首的二、三字作为篇名,分为上、下两部分,合共有二百六十一章,约三万四千六百余字。
(语录体:是先秦时期一种流行的文体,特点是语言简朴,把说话直接辑录成文,内容浅白流畅。)
历代有关《孟子》的研究 早在西汉文帝的时候,曾设有专门教授《孟子》的传记博士,成为官方规定的经典之一,供读书人学习传授,但不久就被取消了。到了唐代的时候,由于韩愈等人的推荐,《孟子》的地位逐渐提高,研究的人也日渐增多。直至清代以前,有关《孟子》的研究著作,就有七十余家之多。
(传记博士:官职名称,以教课授业为主。先秦时期已有博士官的设立,秦、汉沿袭旧制,至汉武帝时更设立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的知识。)
(韩愈: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曾领导唐代中期的文体改革运动,是杰出的散文大家。他也曾极力推崇儒家,贬抑唐代盛行的佛教。)
荀子的事迹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赵国人,生于孟子之后,是儒家学说的继承者,曾于齐国讲学。荀子跟孔子和孟子一样,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推行王道学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甚至打破“儒者不入秦”的传统,以“远交近攻”之说游说秦昭襄王。荀子还企图说服齐君实行王道,以争取天下统一。 “性恶”与“礼治” 荀子的思想中心是“性恶”和“礼治”。他认为人的本性有为恶的倾向,而且又有各种欲念,若不透过教育改善,很容易会引起纷争。他又主张统治者要重视礼法,以礼使人安守本份,维持社会秩序,当中已具有法治的成分。荀子也重新界定天人的关系,认为天没有意志,人们应该凭着自己的努力,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大学》和《中庸》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经典,《中庸》所述的是仁义本体理论,《大学》所记是修养方法,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大学》《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北宋时,司马光写了《大学广义》,于是《大学》开始被抽出来独立成书。南宋时,《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从此,《大学》正式成为经书之一。《大学》成书于战国末年至西汉之间,全书分“经”(一章)、“传”(十章)两部分。“经”是全书的基本观点,有“三纲领”和“八条目”,主要讲述了学习的目的、内容、步骤和功效。《中庸》《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学者将它从《礼记》中抽出来独立成书。后与《论语》、《孟子》、《大学》,并称为《四书》,流传至今。全书分为三十三章,主要内容是阐发中和、至诚的精神,讲述道德的最高境界和标准。
(司马光: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他反对王安石新法,是旧党的代表人物。 着有《资治通鉴》等著名历史书。)
(“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至善”,说明学习的目的。)
(“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学习的步骤和功效。)
独尊儒术的文化 西汉中期,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贬抑其它各派学说,自此,中国传统社会在千百年来,都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文化,它成为官府选贤任官的标准,它的价值观也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
屹立不倒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曾先后受法家(秦汉时期)、道家或道教(魏晋南北朝时期)及佛教(唐代)的挑战,但儒家思想仍然屹立不倒。无论人们用“阳儒阴法”、“儒道互补”,或用“三教(儒、道、佛)并立”来指称中国文化,大抵都少不了一个“儒”字。即使到了近代,“五四运动”对儒家思想大加批评,但无可否认,儒家对于现代中国社会仍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独尊儒术与士人 由于儒家思想强调“忠君”,有利国君统治,于是汉武帝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作为帝王的统治工具。从此,儒学成为“官学”,儒家经籍成为文人进入仕途的必读之书。由于儒学成为争夺利禄的门径,所以研习儒家经籍的读书人,大多能显贵扬名,跻身于公卿之列,社会地位崇高,渐渐形成了“士人”阶层。古、今文经学之争 士人为争夺正统地位,演变成门户派别之争。各派士人对儒家经典有不同的解释,渐渐形成“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种学派。汉代以“今文经学”为主流,然而,它糅合了阴阳五行学说,后来更掺杂了不少迷信色彩,最后被学者所厌弃。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古文经”指在孔子旧宅发现的儒家经籍;而“今文经”则是指汉代经学大师凭记忆口授而来的儒家经典。两者内容略有不同,于是衍生出“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个学派。)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邹衍。他指出天地万物的形成、宇宙和世事运行的规律,都受到阴阳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因素影响。)
理学的出现 唐代佛教兴盛,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备受挑战。宋代的士大夫为了振兴儒学,于是吸收佛教的长处,改革儒学,创立了新的学说,这种学说讲究“心性义理”,故此被称为“理学”。
理学的派别 理学自北宋兴起,到明代仍十分兴盛,期间出现了多个派别:
北宋 濂派 周敦颐 周敦颐认为宇宙的实体是无极,由无极生太极(从无到有)。他认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是“诚”,要达至诚,就要靠修养。
北宋 洛派 程颐 程颢 他们认为“理”是宇宙的根本,是人的最高境界。由于人的气质有善恶之别,所以要通过“涵养”和“进学”来提升,涵养是指内在的修养(“用敬”),进学则指不断学习(“致知”)。
北宋 关派 张载 他认为宇宙的本源是“气”,人和万物都是同属于宇宙,所以天人合一才是人的最高境界。
南宋 闽派 朱熹 朱熹集北宋各家的理学大成,创立完备的理学体系。他认为“理”是人和万物的根本。人要透过身心修养才可达到这个境界。此外,他又提出“格物致知”的主张,认为人必须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研究,才能获得“理”。朱熹又认为《四书》能显示出孔孟学说的精义,是人人必读之书。
南宋 象山学派 陆九渊 陆九渊认为“心”是宇宙的根本,人只要求诸本心,就会找到“理”,达至人的最高境界如仁、义、礼、智等。
明代 心学 王守仁 他认为人只要本着自己的良知而行,就能合乎“理”,因为“理”就在人的心中。他又创立了“知行合一”说,主张认知和实行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新儒家的出现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文化深受西方文明的冲击。“五四运动”时,知识界更提出扬弃儒家,全盘西化。当时,以梁漱 溟、熊十力、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和钱穆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强调中国应在维护儒家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儒学进行调整,以面对西方的挑战,他们因此被称为“现代新儒家”。
民主与科学的发展 民主和科学是西方文明的最大优点,新儒家也认同两者的重要性。可是,他们并不主张把民主和科学生硬地引入中国,而是经过儒家传统的自我调整,从传统文化中衍生出来,这样就可使儒学成为实践民主和科学的基础。
强调心性理学 在儒家传统之中,新儒家特别强调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心性学说。他们认为陆、王心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具有恒久不变的价值,能够帮助人类解决由于现代文化所衍生出来的问题。
儒学在海外的影响非常大,遍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甚至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地。可以说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儒学的影响。儒学对日本的影响 十九世纪上半叶前,儒学在日本思想界一直占着统治地位。即使在明治维新后,日本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仍深受儒学影响。在政治上,日本人着重儒家的道德自觉精神。在企业经营上,强调“和为贵”的诚信精神,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就是儒家敬业乐群精神的最好体现。在家庭观念上,日本人也特别强调“孝”道。儒学对新加坡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影响很大,在修己爱人、诚信谦和、廉政公平、高度文明等方面,都表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影响更大。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自古以来,韩国对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研究十分突出,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