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7-18 今天是第四次黑管课。宫老师讲了1、2、3、4、6四个音的指法。宝贝上课特别专心,学的也非常快,能够举一反三。比如说老师教完3,宝贝就能够推理出4和6的指法。 在回家的路上,宝贝对我说:“姨妈,你早上不应该给姥姥发脾气。姥姥180度了。而且又是老人。你回去要给姥姥道歉。”姥姥上午的血压有180。孩子这么一说,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我说:“姨妈知道错了,回去我就给姥姥承认错误。”“咱们回家后,姥姥可能已经住院了。”宝贝说:“你看姥姥是咱家的顶梁柱吧。过几天就没人做饭了。” 回家后,宝贝用了大半盆水洗手,还用了洗手液,把手洗的非常干净。
2010-7-19 昨天晚上,姥姥咳嗽,宝贝就跑到他和卧室给姥姥找念慈庵。孩子真是特别、特别的关心大人。 临睡前,宝贝对我说:“姨妈,如果你有一个愿望,是长命百岁的那种,你希望是什么?”我说:“希望你健康、有所作为。”宝贝说:“我希望我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接着宝贝又说:“我希望全家人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孩子的话真令我感动。反思自己,一定要让全家人和宝贝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上午,醒来后,我思考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只要每天都思考一会儿,再外出散一会儿心,我一天的心情都会非常好,对孩子也很耐心。 今天上午和中午姥姥去东郊看牙了。家里两个男子汉当家:姥爷煮面条,宝贝调面条。宝贝学会自己拌面条了,而且宝贝调的肉酱和西红柿鸡蛋酱恰到好处,特别的鲜美。宝贝还给我尝了几口他给他自己调的面条,真是太好吃了。我们每人吃完一碗后感觉更饿了,直赞扬姥爷和宝贝的水平高。于是,宝贝又吃了一碗红枣牛奶泡纤麸饼干,还让我尝了一个半的泡好的饼干。真香,开始是大红枣的清香,然后是纤麸饼干的芝麻香。宝贝吃完后将碗拿到厨房,并洗干净了。宝贝对我说:“咱家没有你可以,咱家只有姥姥、姥爷和我就够了。”“因为你只是挣钱,姥姥和姥爷都退休了。”呵呵。我洗碗时对宝贝说:“我想姥姥了。我希望姥姥中午早点回来。昨天姨妈批评姥姥了,姨妈心里很难过。”宝贝说:“姥姥回来,我给姥姥调一大碗面条!”呵呵。真贴心的小家伙。我还问宝贝:“你猜姨妈现在最想做什么?”宝贝没有说话。我说:“写日记。赶快把你刚才的名言给写下来。”宝贝说:“哦!就是我刚才说的没有你那句话。”呵呵!
2010-7-22 刚才看了CCTV2的一个教育节目,感悟如下。 1. 不要认为孩子应该坚持不懈,应该不怕困难,应该一门心思的坚持。越强大的越脆。要孩子经历挫折,要让孩子体验沮丧。德有度,才能人情练达。要让孩子学习到人际沟通技巧。要让孩子学习到在不合理的要求、不合理的事物、不合理的人面前学会放弃。 2. 永远不要从我失去了什么,来思考下一步;永远要从我口袋里仍然拥有什么,来思考下一步。 下面是一段我在人民网上检索到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对我非常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从本书中还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在这个功利社会中,她鄙夷那些励志类书籍传授的所谓“人际艺术”、“处世技巧”,相信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成功必来自正直、贵重的人品。她把人生基本状态分为忙和闲,解“忙”字为“心之亡”,“闲”字为“门内草木生”,并断定应酬是最忙的一种。她阐释“知止不殆”:一是在名利之前知道止步,二是情和德都知道适可而止,做到“情之有度怡人悦己,德之有度人情练达”。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作者自己是极善于把握“度”的人,在理性和情感之间进退自如,颇有“人情练达皆文章”之气象。可是,论及“德”,她出言似乎又有些肆无忌惮了,批评荆轲、屈原乃至谭嗣同辈“忠烈过之成愚夫”,断言自古成大事者无一吊死在“忠义”那棵歪脖子树上。其实,这里的肆无忌惮,根源仍是通情达理。她所激烈反对的往往是违背人之常情和事物之常理的偏执,只因为人们对于那种偏执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反而可能觉得是她偏激了。】 部分文章如下: 周国平:人情练达皆文章 --读林采宜《肆无忌惮》 2006年02月22日08:55 …… 本书的书名是《肆无忌惮》。书中有些话的确说得比较肆无忌惮,然而根源却是一种相当彻底的通情达理。在一双善于体察人性的眼睛面前,一切人为设定的道德边界都不复存在了。作者的立足点正是真实的人性,而不是某种性别角色。她对人性的理解已足以使她超越自己性别的眼光,其实也就是被习俗训导出来的眼光,自由地换位思考。 …… 从本书中还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在这个功利社会中,她鄙夷那些励志类书籍传授的所谓“人际艺术”、“处世技巧”,相信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成功必来自正直、贵重的人品。她把人生基本状态分为忙和闲,解“忙”字为“心之亡”,“闲”字为“门内草木生”,并断定应酬是最忙的一种。她阐释“知止不殆”:一是在名利之前知道止步,二是情和德都知道适可而止,做到“情之有度怡人悦己,德之有度人情练达”。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作者自己是极善于把握“度”的人,在理性和情感之间进退自如,颇有“人情练达皆文章”之气象。可是,论及“德”,她出言似乎又有些肆无忌惮了,批评荆轲、屈原乃至谭嗣同辈“忠烈过之成愚夫”,断言自古成大事者无一吊死在“忠义”那棵歪脖子树上。其实,这里的肆无忌惮,根源仍是通情达理。她所激烈反对的往往是违背人之常情和事物之常理的偏执,只因为人们对于那种偏执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反而可能觉得是她偏激了。 …… (《肆无忌惮》 林采宜著 作家出版社) 来源:《文汇报》 刚才,我把卓越收藏夹里面的所有关于孩子成功的书籍都删除了,只保留了让孩子乐观,关注孩子成长和心理健康,世界名著这几类,并放置了几本让孩子乐观、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如何与孩子更贴心这几类书,等两周后卓越的优惠券到了就购买。不再要求孩子看“有用”的书。 明天,孩子回来后,我一定要向他郑重道歉。几天前,我因为孩子在黑管课上说“没气了”和在家里练习黑管时说“累死了”而严厉的批评了孩子。宝贝:姨妈错了。孩子:说出你的心里话吧!累了就休息吧!沮丧的时候就适当的沮丧吧!想开玩笑的时候就开玩笑吧!想叫姨妈“姨狗”、“姨狗蛋”的时候就叫吧。世上没有完美之事,没有完美之人。珍惜你的小问题,接受你的小问题吧!姨妈也一定会接受你的小问题和珍惜你的小问题。姨妈不会再强迫你按照我的意愿来行事。 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我问姥姥宝贝能否不做暑假作业,我给姥姥说让宝贝自己安排暑假作业吧,想做的时候就做,如果开学做不完,我帮他做。 下午思考了很久,也咨询了一个朋友。他教育他的女儿是无为既有为,他的女儿有很大的自主权。我思考良久的结果是:去年夏天以前我的教育方法是绝对的宽松、通情达理、善于引导、善于表扬,因而也是绝对的正确。而自从我去年暑假看了那本《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以及其它的教育孩子的书后,我变的苛刻和急功近利。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并不适合宝贝,因为宝贝完全没有书中所要教育的那些孩子的问题。其它的育子书也不适应宝贝,因为他们急功近利,缺乏宽松和通情达理。我明白了,为什么我那时从来不要求宝贝看我给他购买的那一本一本的课外书,因为那时,我相信孩子在他认为适当的时候会看那些书,因为我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即使他不喜欢看某本我认为重要的书,我也不会去劝说孩子。也因为那时,每当我有约束孩子的念头,我都会在瞬间想到:敬孩子一尺,在我认为关键的时候孩子也会敬我一尺,尊重我的要求。在三年前,我便在对面的华商书店翻过《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那时候的我非常善于阅读,才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便掌握了书中的少量对我来说新颖的方法。可是,我缺乏足够的自信,又在卓越购买了该书,将其像圣经一样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读,却忘了孩子有没有书中所说的那些问题,忘了自己以往的正确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现在想来,我非常的内疚和后悔,后悔自己当时缺乏自信,后悔自己对那本书有了一点点的好奇,后悔自己没有选择性的阅读和接受,后悔自己背离了自己的智慧。我意识到,以后关于孩子学习黑管,把自主权给孩子,只要求孩子完成老师的任务;关于学校的语文和数学,只要求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关于阅读,让孩子自己决定,因为我相信孩子会在他认为合适的时间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