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位置: 金石秀水网文学艺术网 >> 作者三 >> 生活的歌 >> 正文
 
打电话的礼貌、艺术及其他
 更新时间:2014-1-1 15:59:32  点击数:1530
【字体: 字体颜色

        若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通讯,是电话。这方面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如今许多人家都是一人一部手机,一些人还拥有两部手机,收破烂的拿着手机跟卖破烂的人家联系,赋闲在家的老爷爷、老奶奶拿起手机,和千里之外的儿孙拉家常,大街上穿着时髦的青年男女把手机高高举起,边走边说。不仅仅是普及了,方便了,这而且成为一道亮丽的饶有风趣的风景线。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几十年钱我们曾向往“楼上楼下,点灯电话”,电话排在最后,那时向往的电话是什么样子?只能是一部手摇座机,连长途都打不了的。
        普及了,方便了,故事也多了。有许许多多令人高兴的故事,也有一些尴尬和无奈。打错电话就是一个。
        常有这样的情形,电话铃响了,你接起来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你是谁?”奇怪了,是你打的电话,你却不知道是给谁打?只好反问一句:“那么,你是谁?”对方一听,感觉不对,说一句:打错了,迅速挂断。是打错了,可为什么吝于说一句“对不起”呢?你的打错,不是给别人带来一些麻烦吗?
        有位老同志,有个好习惯,他给人打电话,必定首先自报家门:“我是某某某”。在职时就是如此,退下来仍如此,不管有官没官,官大官小,亲切。这样很好,一听就知道和谁通话。有些人不这样,他的姓名金贵,轻易说不出口。来往密切,口音容易分辨,但也可能分辨不清;来往很少,口音就难于分清,常常会搞错。不要让人费心猜测你是谁。这是个礼貌问题。
        打错电话,就是拨错了号,十个数码,不为多,可多样化的组合,却会产生多样化的数码,多到以千百万亿计。座机七八号码,手机十一个数码,都是一个不能错的,次序也不能错。错一个,你本来要给本地的某个熟人打电话,却可能成为千里之外的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这才叫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我的亲戚朋友比较多。我可记不住那么多的号码。我有个习惯,自制常用小小电话薄放在手心里看,出门装到衣袋里,和手机一起装。有时和朋友聚会,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或者那号码改变了,掏出小小电话薄,一记一改就是。方便。
        有过一个打电话的相声,那人很啰嗦,一个电话打半个多小时,十多年前听时,令人喷饭。可现在想起来,若是再演再听,恐怕就没有那样的效果了。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时是在电话亭里打电话,有时还有人排队等着打,现在拿起手机就打,谁跟谁都没矛盾。那时你一聊半个多小时,叫等待的人着急,现在没人等着接你的电话机子,只须你那通话时对方愿意聊天,你们就尽管聊天。再说了,在通讯手段落后、电话极不普遍的情况下,打电话是一种奢侈,当然多半是有事才打。都是闲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开始我觉得打得时间太长,后来理解了,老年人多好亲朋好友聊天,有益于身体健康。有时候我们到外地探亲访友,千里迢迢,不也就是聊聊天嘛。打电话聊天,方便多了,便宜多了。手机普及。通讯便捷,为什么不可以用来聊天呢?老百姓的大事,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吗?
                                                                                                                                                                                            二零一一年二月一日
  • 上一篇: 兔年说兔
  • 下一篇: 马振东绢人人物作品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