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坚这个名字,20多年前在全国就很响了,多次在有关书画的会上谋面,却一次深谈的机会都没有。猴年伊始,有幸和这位德高望重的著名画家多次在其家中长谈。研读了先生几百幅作品,尤其是他下放到陕南和延安时大量的写生作品,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我更深的了解了他的人生历程和他孜孜不倦追求艺术的艰辛。
叶坚先生,陕西蓝田人。1949年7月考入西北军政大学,同年转入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西安美术学院前身),1953年毕业。在《群众日报》社任美编,并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陕西美协成立漫画组,叶坚先生任组长。60年代他就发表作品百余幅,漫画已初步形成了独有的风格,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展。同时,他又师从石鲁、赵望云、何海霞等研习中国画,期间撰写了大量评介“长安画派”艺术思想的论文。1978年撰写的《用心险恶的一场闹剧》被收入由著名美术批评家水天中与郎绍君编辑的《二十世纪而中国美术文选》。“文革”浩劫中,被诬陷为“反革命”、“黑画家”、“反动学术权威”等惨遭迫害。他和许多的同龄人一样,经受了重重迭迭的人生忧患,没有抱怨,没有消沉,精神上更没有枯萎。
叶坚先生的中国画,在石鲁、赵望云、何海霞先生们的精心指导下,日渐成熟。作品《轻松的悼词》、《刀削面》等同时参加全国第六届、八届全国美展并获奖。深入研读叶坚先生的中国画,自感先生乃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画中蕴蓄着一个哲人的思想和自己对中国画独有的见解,诗味甚浓,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