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位置: 金石秀水网文学艺术网 >> 作者三 >> 文道作品 >> 正文
 
【文道】文道书法艺术欣赏(更新中...)
 更新时间:2020-12-18 7:38:51  点击数:2015818
【字体: 字体颜色

【文道】文道书法艺术欣赏

文道近影

【文道】文道社会活动集锦(更新中 点击关注)

 

 

 

 

 

 

 

 

 

 

 

 

 

 

 

 

 

 

 

 

 

 

 

 

 

 

 

 

 

 

 

 

 

 

 

 

 

 

 

 

 

 

 

 

 

 

 

 

 

 

 

 

 

 

 

 

 

 

 

 

 

 

 

 

 

 

 

 

 

 

 

 

 

 

 

 

 

 

 

 

 

 

 

 

 

 

 

 

 

 

 

 

 

 

 

 

 

 

 

 

 

 

 

 

 

 

 

 

 

 

 

 

 

 

 

 

 

 

 

 

 

 

 

 

 

 

 

 

 

 

 

 

 

 

 

 

 

 

 

 

 

 

 

 

 

 

 

 

 

 

 

 

 

 

 

 

 

 

 

 

 

 

 

 

 

 

 

 

 

 

 

 

 

 

 

 

 

 

 

 

 

 

 

 

 

 

 

 

 

 

&, amp;, nbsp;

 

 

 

 

 

 

 

 

 

 

 

                                                        文道近影

文道,原名刘晓风,1972年生,陕西富平人,高级研究员、艺术导师、学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移居西安,拜一代行草大家贾旭为师,处处以“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为座右铭,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对历代名帖潜心钻研,心摹手追,师承二王、颜、柳、赵、苏、米、魏以及汉隶、金文等,不拘一格,转益多师,并将个人特质加以融合,其作品用笔果断自信、遒劲有力、提按顿挫自然灵动、刚柔并济、心手双畅、苦练沙锋,结构严谨多变,笔墨交融,形成自己雄强厚重、清新流美的艺术风格。

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囯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榜书家协会常务理事、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协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慈善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普及促进会常务理事、当代名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华文化采风团、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特聘签约书法家、西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书画院理事、陕西英才委员会、陕西英才交流协会、联合国友好一带一路委员会特聘专职书画家、陕西唐韵文化艺术公司首席艺术顾问等职。

 

 

  其作品在国家、省、市大赛中屡屡获奖,并入编《全国书法美术优秀作品集》、《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精品集锦》、《当代书画艺术家精品鉴赏》、巜东西南北富平人》、《中国当代艺术鉴藏》、《庆祝新中国暨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书画精品集》、《海峡两岸“和在中国”书画展精品集》、《魅力中国》、《纪念周恩来逝世三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优秀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家》、《写意楼观首届老子文化艺术节》、《二十一世纪文化专刊》、《世纪风釆人物》、《当代中国艺术鉴赏》、《各届导报创刊30周年书画精品集》、《中国西部书画名人名家精品集》、《第一届中国西安碑林书法艺术节展览作品集》、《中国艺术品收藏最具实力艺术家》等百余丛书。“中国名家书画报”、“中国艺术家报”、长安文化报”、“当代名家书画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名家春秋报”、“西安晚报”、“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百县信息港栏目”等媒体均有报道,并荣获“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当代最具魅力书画家”、“当代最具收藏潜力书画家”、“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当代中国书法百杰”等光荣称号,曾在2008年“我们心心相印”抗震大型义卖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并多次评为“爱心大使”称号。作品流传于日本、香港、台湾、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国,各级政府部门、国家元首、文化机构及收藏机构等单位争相收藏,或以珍贵礼品馈赠。

地址:西安市书院门8号C2-02文风阁

电话:13096929933

 

砚池感悟 文/文道

吾自幼酷爱书画,尤爱书法。对历代名帖潜心钻研,深悟其理。书法乃书之法也,书为心画也,手力心力不可为,人品才情学问方可致矣。含章可贞,文以载道,道法自然,陶铸万象,隐括众长,终得心源。笔墨精良,人生乐事,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气运丹田,心手双畅,慢中求快,快中求慢,一张一弛,富有节奏,做到笔笔到位,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大小错落,富有变化,左低右高,或粗或细,笔断意连,气韵生动,上下连贯,阴阳平衡,和谐生动,墨分五色,枯润有致,以润取妍,以燥取险,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书之妙道,形质次之,神采为上,形能通神,神遊物象,沙锋入紙,肌肤之理。中锋取骨,侧锋取媚,终为外道,急涩取势,妙在用笔。多骨少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少骨者谓之墨猪,筋书者胜,墨猪者败。吾处处以積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为座右铭!在茫茫书海中苦苦寻觅书法精进之道,游历于大川名山,深爱大自然之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吸天地万物之灵气,纳宇宙日月之精华、观山川大海之胸怀,云霞雕色,有谕画工之妙,草木贲花,无待锦匠之奇。夫豈外饰,盖自然尔。书道亦然!顿悟观夏云多奇峰,莫测变化,惊蛇入草、飞鸟出林之速度,屋漏痕迹、自然圆润,如锥画沙、奥妙之中锋,骨法动达,如折*股、力在线中,张力弹性十足,如印印泥、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如坼之壁、顺势而为,担夫争道、深悟平衡之玄理……真乃师造化也!临遍诸法帖,笔法自在胸中。

书道无捷径,苦中觅乐,非工性、读书做人、心净空灵、真性情不可为也!书道实乃一个人的综合修养之体现!

书法乃吾一生之追求,浸淫于此,或喜或悲,人生之快哉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点击进入文道书法频道作品

 

文心正道  晓梦清风  文/王即之 

在书院门八号院内,云集着一批职业书法家,其中有一位青年书家尤为耀眼,走进院内,有一块牌子格外吸人眼球:“道可道,非常道,文道书法。”借《道德经》开篇语作牵引,然后直入主题,真是恰到好处,天衣无缝,由此可见文道文以载道之一斑。

题目两句乃我写成此文后为此文安的名字,冥思苦想列了几个,皆自我否定。无奈之际,突然灵光一闪,他的名字如此整齐工稳、高雅清丽,何不以他的名和字结合他的艺术追求嵌成一联。这样便以鹤顶和雁足格上下联前后双嵌其名和字形成一联,作为题目之用。

文道原名刘晓风,出生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渭北富平,这里人文荟萃,香脉不断,清朝三代元老孙丕扬,近代仁人志士胡景翼,现, 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皆出生在这里,成为家乡永久的骄傲。文道就是在这样一块美丽富饶、旱涝保收的风水宝地长大,屋后的崇山峻岭蕴育了他坚毅的生命坐标,房眼的一马平川,启迪了他无尽的艺术暇思,从小学起,他就对书法有天然的偏好,隐约闪现出灵性之光。上初一时,善长书法的班主任田忠平老师让四个组长各出一排字,当四人都写好后,老师问第二排是谁写的?学生答是刘晓风写的。老师便让其他三人擦掉,宣布今后优先由刘晓风写,这个刘晓风就是以后闯进西安城的职业书法家文道,老师还给他开偏灶,重点教他,他也确实争气,临老师的字常常以假乱真,老师说:“你的字写的很好,继续努力,坚持下去,前途不可限量,一时在学校名声大震,同学们买来新书总是让他题名。人之初的成功,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他与书法结缘,再也分不开了。

在西安上大学,他如鱼得水,第一年卖春联就收入二千多元。带着对艺术的无限憧憬,他平生第一次参观西安碑林,犹如走进书法的王国,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绝好之地,想不到天下竟有这么多宝贝聚集于此。从此时起,他每周六就到碑林观摩,一坐二天,只啃干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跋涉。他系统地从楷书学起,于欧颜柳赵皆下过大功夫,尤其对颜真卿入之更深,《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无不心摩手追,苦苦追求。可谓伏地为奴,既学到手又化于心。工作后他一边临帖,一边创作,接连在省内外大赛获奖,有幸加入西安市书协、陕西省书协,终于名至实归地入道了,从此多了一个艺名——文道。为了潜心学艺,他辞去了公司副总的职务,当起了职业书法家。此间,他还拜西安著名书法家贾旭为师,有了老师的引领,他的书法更是如虎添翼,顺水顺风。古人云:“书不宗晋,终入野道”。文道则对王羲之有天然的偏好和独到的感悟,他临兰亭、圣教、十七帖,心摩手追,师迹师意,遗貌取神,循环往复,渐行深入。他曾经几次梦见王羲之和吴三大,可见他对书法痴之深,迷之切了。为了丰富笔法,兼收并蓄,他从二王以降的孙过庭、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处再获营养,作为学二王的补充和辅助。为了处理好方圆使转的关系,他又顺流而上,学习石鼓文和秦篆,学习汉隶之《西峡》《石门》《曹全》《乙瑛》《华山》诸碑,渐渐由书法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文道多才多艺,能歌善舞,除了书法,他还写诗、下棋、吹口琴、弹吉它、打篮球。这大概和他父亲一手漂亮的毛体字、母亲唱秦腔的遗传基因有关系吧!他曾经不无自豪地对我说:“黑格尔说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人生最完美的事’。我能够终生与书法结伴,吃这碗饭,感到很幸福,我要以手中的笔,为自己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社会做点事”。二00八年汶川地震,他在第一时间到灾区,现场义卖,连写数张,一幅五千元,所得收入全部捐出,真可谓笔墨承载心智,种种风景尽在其中。

文道中和儒雅,灵虚平和,具有中国文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他平素话语不多,但一旦打开话匣,却一发而不可收拾。和他交往数年,只有壬辰初秋的一次,当他听我说准备给他写文章时,似乎一下子触动了他的神经,他竟然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从少年学艺到墨海弄潮,从碑林卧观到南北周游,从拜师学艺到转师多益,从无我入帖到字外术法,一个下午只听他唱独角戏,我倒也神清气爽,静享其美,对一年四季与诗书为伴的我来说,又多了一次艺术熏染甚感慰藉。尤其是他的书法感悟,精准深刻,字字珠玑,实非不学无术之徒和书奴书匠之辈所不能比拟的。他从十个方面阐述了书法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诸如天性、灵性、悟性、勤奋、读书、审美取向、观察思考、姊妹艺术、身体素质、形神兼备、胸怀宽广、艺道归心等等,不一而足,充分体现了他读书之博,思考之深,见识之广。

察其言而观其字,确实能看出他的精神境界和艺术追求,我认真体察了他工作室四面墙上的他的力作,五体皆有,形式多样,以行草书居多。读他写在红色洒金宣上的一笔寿字,墨色饱满,笔力沉稳,顿挫有力,收放自如,浑然有篆隶遗意,把一个寻常可见,已被无数人写了无数遍的吉祥字写得如此大气磅礡、游刃有余,而且独具风采,实属不易。读他的四尺中堂草书《韦应物·滁州西涧》,枯润得当,正斜相依,伸展自如,畅达洗练,线条弹性十足,大有卫俊秀老遗风。读他的楷书小品《风传万里,守清为芳》则是另一派气象,用笔方劲凝重,结字宽博错落,筋骨遒健,意态飞动,可以看出,他于郑文公碑是致力尤勤的。

天不变,道亦不变。望文道君一如既往,心拥正道,脚踏大道,直道而行,道致广大,开拓出更加广阔的艺术与人生大道。

  文以载道

  ■文|秦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春秋·老子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为之书。书者,如也。——东汉·许慎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 ——宋·苏轼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清·刘熙载

  古之频阳,今之富平也。富平者,富庶太平也。

  秦置频阳,汉归左冯翊。黄帝采首阳之铜铸鼎荆山,大禹统理天下浇筑九鼎,关中名邑,扬名天下。墨玉色重质腻,漆黑光洁;陶艺巧夺天工,圣瓷官窑;石刻、柿子,已然招牌,闻名遐迩;名人、古迹,遍布四周,声誉灿然。秦大将王翦,一统六国,功垂千秋;明尚书孙丕扬,刚正不阿,屡荐贤能;清李因笃,关中鸿儒,博学强记;仲勋习公,群众中来,领袖群众。人以景名,景以人胜。富平八景,异彩纷呈,名扬渭北,雅士云集。更兼史迹点缀,帝陵分列,嵌之以文庙、城隍庙、关帝庙、魁星楼、望湖楼,文脉兴旺,源远流长。

  文道者,富平人也。刘姓,名晓风。壬子诞富平宫里,二兄一妹,行三。幼时,祖父巨力,能扛鼎。时,港剧《霍元甲》、《陈真》热映,晓风萌尚武之情。及长,观先生字秀,钢笔、粉笔俱佳,甚羡,窃习之,酷肖。后出板报,脱颖超群,先生激赏,自此有志于书。同窗因其字洒脱,常邀其签名,晓风来者无拒,甚为受用,一挥而就,似有大家风范,欣欣然以为荣,愈益有志书法。每遇名家笔迹,拟或楹联中堂,默然誌之,衣被、雪地、皆可为纸,或手指比划,或木棍作笔,几近痴迷,日日精进。

  晓风生父,尝入高等学府,后就职京城,恪守正道。殆至中学,晓风惯常为板报,乐此不疲。其父往见,视为异端。屡诘之:

,

  雕虫小技,能果腹乎?

  晓风懵懂迷茫,无言以对,依然故我,迷之日甚。癸酉秋入长安,就学高等学府,专业文工,一俟闲暇,常赴碑林,顶风雨,携干粮,赏古迹,摹碑石,眼界由是开阔,书道因此萌芽。

  书院门,长安名胜,进深狭长,深藏若虚,古风扑面,文人骚客,常聚于此,文房四宝,罗列四围。晓风书法情结,源于碑林,书院门必往之地。一日,茫然不知所之,徜徉其间,驻足赵氏画店,偶见“雅气和晖”四字,眼前豁然,似曾相识。乃询店主:何人墨宝?

  时,贾旭亦在。贾旭者,蓝田人,年且七旬。祖父清末茂才,祖辈善书。

  赵氏曰:贾先生大作。

  晓风再询:先生现在何处?

  赵氏目视晓风,眼前便是。

  晓风视贾先生,乃儒雅之士,顿生敬意,遂施礼问候。

  旭曰:何处高就?

  晓风答:房产!

  旭曰:果欲学书?

  晓风曰:梦寐之事,还望先生指教!

  旭似知晓风可塑,即日邀至画室,促膝长谈,遂成莫逆。晓风感恩,常探视贾氏,慕其声名,听其教诲,闻其书道,观其精品,始知书艺无止境,书道犹深邃。尔后,二十余载,与贾氏亦师亦友,砥砺而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说文曰:书者,如也。人格高洁者下笔妍雅;品德清纯者,风韵潇洒;忠臣烈士者,刚毅厚重;猥琐下作者,故弄玄虚……以余浅见,书者,学养也。晓风悟道先乎吾,诵古诗,背千字文,参四体字书,读唐诗宋词,日出则柴米油盐,日落则真草隶篆,无一日不用功,无一日不临摹。习大篆、临郑公、法二王、读汉隶,碑帖、拓片、典籍,尽皆涉猎,揣摩研习,融会贯通。再二年,携习作之贾宅,贾氏诧异:

  汝之功力,已在吾上矣!

  俗语云:日其思矣,夜所梦矣。梦者,兆也。昔,文王梦日月着其身,孔子梦见周公,庄周梦化蝶,皆事发之先, 兆也。庚辰(2000年)秋,晓风夜梦一景——长安城外,护城河边,一千年古槐,亭亭如盖,树下数位长者,谈笑自若。晓风立百米之外,旁一人谓之曰:中间坐者,王羲之也。晓风耳闻羲之盛名久矣。凝神定睛,视之如常人,疑窦顿生:书圣与凡人何其相似乃尔?

  自此,晓风愈益善字,字亦善晓风。仰、卧、起、坐,行、走、休、息,手不离字,字不弃身,日思夜想,如似痴醉。越明年,糊口之事,琐屑繁杂,一如煎熬,心力憔悴。晓风决然与书为伍,弃之如敝履,义无反顾,以字谋生。

  人之一生,雄心徒具而命途多舛者,众矣。非常之时逢非常之人,定成非常之事。又一日,彷徨间,入八仙庵。八仙庵,初,因诗圣《饮中八仙歌》,为八仙而建,后道教兴盛,转而为道中八仙,成道家宫观,香火极盛。人处低谷,常问道八仙庵。晓风偶遇一道,擦肩而过,道回身语晓风:

  先生留步!

, ,

  晓风回视,彳亍间,道又曰:

  汝当去旧迎新,愿闻其详乎?

  晓风将信将疑,道曰:

  先生今岁转行;一生将与文字为伍;近日必有贵妇相帮!

  晓风以其言善,倾囊中资财,尽付道士。

  时,晓风与李氏友善。李氏,操建筑业,资产丰腴,晓风诉其夙愿,李氏鼎力相助。未几,书院门再填一景——文道书院。于是,平心静气,专心致志,临碑帖,读诗书,习诸体,识名流,技艺日臻,人脉日聚,以文会友,茶道待客。日复一日,岁添一岁,初衷不改,持之以恒。

  名者,鸣也,凡夫无知。晓风刘氏,刘者,文刀也。既入书道,艺名非同小可。台湾有魏氏者,好阴阳,与晓风三生之缘。嘱晓风曰:刘乃皇家大姓,名曰“文刀”,字如刀锋,大, 刀阔斧,何如?

  晓风亦未辩驳,试之再三,似有妨身,遂改“刀”为“道”。文道由是步入书坛。

  已酉菊月,秋凉将至,一客商之书院门,索文道字,得五千钱。首笔巨款,喜从天降,突如其来,文道如坠五里雾中。自此,其情愈专,其志愈坚。功夫不负,突飞猛进。数年前,岭南一大鳄,邀大师观风水,存字画数百,荐之大师,大师见文道书品,顿觉灵秀、端庄、遒劲,置诸家舍,旺人宅第;悬挂公府,助人前程。尔后,大师每临卜宅,尽以文道书品点缀。

  德隆归者众,品高声自远。今之文道,身兼数职,媒体追捧。书风自成,心手双畅。长安即之王氏,善品评书画,谓文道其人:文心正道,晓梦清风;谓文道书风:伸展自如,畅达洗练。

  吾识文道亦久矣。建勋旅京回陕,邀余至文道画室,力荐文道,却之不恭。再观文道作品,有大家气象,于是,坐而论道——道可道非常道,文道书法。

  书者,亦抒也。以字抒其胸臆是也。书法者,传承为上,肉质欠缺而法颜,筋骨瘦弱则法柳,字欲灵秀法二王,欲高古者法大篆,真书起始北魏,行书鼻祖汉隶。何谓书法?阴阳、粗细、浓淡、大小,识之者则近智矣,行之者则近道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书者,写也,法者,度也。先贤书贴,书法之根也。融书家体味、学养、经历、悲喜、品格于其间,取法乎上,方可成就自我。

  余尝观文道行笔,随意布垫,刚柔相济,不燥不润,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收放有度,妙手在心。柳骨颜筋,雄浑苍劲。观其书品,犹以行草为最擅,旁及真、草、隶、篆。文道尝曰:书画之事,低者手力可致;中者心力可致;高者,非才情、学问,方可致也。古人云,善歌者不拘舞榭,善书者不择纸笔,俭以养德,文以载道。文者,亦言字也。古者,仓颉见鸟兽蹄爪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书者,乃字也。书自为文,集而成章。后世谓之文也。文道尝数顾仓颉庙,顶礼膜拜者三,其志不在小。

  长安书坛,藏龙卧虎,文道才愈不惑,前程无可限量。

  已酉夏月,秦汉誌于三省斋。

  笔墨灵动 高古淡雅

  ­——著名书法家文道其书其人

  当你走进设在书院门八号院内的创作室,指不定会看到一位艺术家正在全神贯注地伏案创作,或行云流水抑或笔短意连,他一丝不苟的神情,势必感染你,也许会让你情不自禁的想到——书法,既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生命的考验。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注定是欢乐伴随着痛苦的;但能够承受得了大痛苦者,才会感受到大欢乐;能够经历大磨难者,才会获得大自在,做人也是如此,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塑造灵魂,充实灵魂, 的过程,人的高大是因为灵魂的高大,人的完善也是源于灵魂的完善,而这一切在书院门八号院内的创作室这位伏笔在案的老师身上恰恰得到了印证。

  案上这位笔耕者,就是德艺双馨的著名书法家文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书香萦绕,文脉传承,渭河之北是文道生于彼长于彼的地方,在其作品里,他将特有的整体气势与风格化的笔墨语言融入其作品,憨厚朴实的性格强烈的表现着浓郁的北方气息,朴实的民间风情和壮美的大地河流一直是他笔下的追求,恰恰是这种渊源使得文道在书法探索的道路上才会走的更踏实更坚定,生活还须几多遐思,对于书法,文道有着自觉的艺术追求,始终秉持着理性的烛光,又满怀着对人间万物的关注与亲情,有大悟大彻后的冷峻目光,又葆有一份赤子心怀。

  道在其中,艺无止境,中国的艺术向来讲究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合一,在文道的书法创作里,意态自若,落笔严谨而舒展,移步换形,节奏明显,挥洒忘情,任笔所致,书卷气浓,别具风采,在他的笔下,或行或草,时断时连,快而不乱,慢而不滞,看似点横撇捺,实则精深广大,它包含着万物,包含着自家,似大海无边似宇宙无际,既继承传统而又不囿于一家之法,心有主宰,胸有造化,若溯其灵性之本,皆源自于文道所追求的在精神上不受束缚和平和静穆的人生境界,心之所向,皆为风雅之事,可使人久观,使人流连;可心生清静,也可生思考。

  书之为艺,贵乎秉持传统,下笔有由,难于自出机杼,化古出新。文道出生书香门第,幼承庭训,小时习书,转益多师,立身书内,心存书中,始终坚守二王正脉,兼参以颜鲁公、宋四家法度,未有不学而能得其微妙者,未有不遵古法而自能超越名贤者,彼赖以读书而空疏从事也,文道醉心于书,往往载其才情学养,他多才也多艺,能歌善舞,钟情书法,爱好诗词歌赋,下棋,吹口琴,弹吉他,打篮, 球,所谓“遣情寄意”,实书家之情感活动耳。昔张旭“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唯其如此,则“意象”生焉!若说书法创作是其挥洒抒志之作,那么于艺涉猎之广便是历练他心情修养的过程,书法与兴趣之爱,在文道看来,虽不同行,但却能异曲同工,对于文道而言,书法不只是一种纯粹的艺术生活,他的书法蕴藏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彰显着他的气质,散发着他的个性,透露着他的胸怀。

  画添气韵增墨彩,书有风格见精神,初观文道的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严谨而不失灵动地排列布局和韵出天然的内质,仔细欣赏会有一种循序渐进,慢慢深入的品鉴,若惊涛拍岸,如群岭逶迤,时而流走盘旋,时而彩带当空,大小高低在错杂构成中变化无穷且意蕴深长,磊磊落落,洋洋洒洒,将自身的艺术风格展现得淋漓精致,让人无不赞叹,这也无不让人对文道未来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能达到的高度多了一份期盼。

  相信在将来的艺术追求中,文道会引领观者进入一个更为怡美的书法意境,文道在努力,我们期待之,亦祝福之,最后,祝愿文道真放与精微的结合上,开阔出更广阔的天地。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林智贤】碑帖双修法正宗 放手写心书天然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