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诗与远方-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 诗/周阳生 文/常逢生 摄影/陈亚 画/乔木
 吾友常逢生、陈亚夫妇转道西安探舅,晨发《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游记,文云:"古代人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与行,两者不可偏废,相得益彰,都是为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可是而今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我以为有时候行万里路,比起读万卷书来,效果会更好些,因为毕竟记忆力衰退,所以说,读书不如读城,读城其实是在读人。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特点,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个性。或豪放,或细腻,或奔放热情,或婉约内敛,到此一游,便可略知一二。 每一个城市都有游客喜欢去的地方,也有当地人喜欢去的地方,游客喜欢去的地方,说明它有历史、有故事、有文化、有风景,而当地人喜欢去的地方,则选择比较适合聚集的环境,或者是热闹、或者是安静。有不少的景点外地人去的很多,而本地人很少去,甚至根本不去,景点出现了典型的‘灯下黑'。 比如在西安有个曲江池遗址公园,在游戏旺季,其他景区游人如织,而在这里却是分外清净,绿树下、桥洞里、凉亭中、游船上,人们或躺、或坐、或玩、或聊,怡然自乐。因为西安地处西北,气质候干燥,曲江池的一汪池水,便显得格外珍贵,它如点睛之笔,让整个座城市都灵动了起来。但是如果问起当你地人,为什么叫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时候,大多人并不知道其究竟,更多的人称它为"南湖"或"南湖一号"。 而我们为什么选择曲江池遗址公园,就因为它是"遗址",我们旅游并不在乎风景,而在于有人文。曲江池南边紧挨着"秦二世遗址公园",北面就是"大唐不夜城"、"大雁塔广场",而它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许多动的的故事,从秦汉到隋唐,与皇家有缘,密不可分。相传,在唐朝时期,毎年的"上巳"(三月初三)、"中元"(七月十五),贵族们都在这里集会饮宴,百姓也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热闹非凡。而毎年科举考试张榜后,新中的进士也会在曲江大摆筵席,饮酒作乐,历史上称为"曲江流饮"。这样一些故事,都被刻写在公园里的金石板上,同时配以形象的雕塑品,不管是拈笔沉吟的诗人,还是那些插花于鬓的贵妇、载歌载舞的伶人,好像穿越时空一样,来与今人一起相晤。有趣的是,当你想坐在石凳上休息的时候,低头会发现,石桌子上会刻着书法大家的作品;当你想去如厕的时候,夹道迎面的居然是威严的守陵石兽;当你与人携手闲狂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可能是大唐美女婀娜多姿,一点也不过分地说,曲江池遗址公园是满眼都是历史,步步都是文化,是一个专业博物馆,更是一个处处会有玩话的公园。
西安太有历史了,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安自古是帝都,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这里建过都;西安太有文化了,丰镐都城、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这些都会一一诉说着长安情结;西安太为久远了,中华文明5000多年,它作为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长达1100多年,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仰韶人就在这里有了城垣的雏形,6000多年前高陵杨官寨就有了城市遗迹,这可能是中国发现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我只能说,西安让我敬畏、西安让我陌生、西安让我久仰、西安让我再来"。 吾赏读常公夫妇美文美图,七律而神游。
池畔曲江逢侣客, 守陵神兽护卿遑。 莲塘白鸭赛鸳鹭, 满目浮萍溢暗香。 策马长安花映月, 风流千古在隆唐。 常生独识幽深处, 撷景歌来撷景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