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想起当年吃“腊八”
 更新时间:2013-12-3 9:05:38  点击数:2389
【字体: 字体颜色

        自母亲去世以后,我已经有二十几年没有吃过腊八粥了。一日县上来了位老同学,回忆起三十年前到我家吃腊八的情景,赞不绝口。老友一席话,勾起了我无限美好的回忆。
        在乡下腊八节可以说是春节的前奏,吃了腊八,春节的序幕就算拉开了,人们就开始筹划过年的事情。 
        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我们乡下人对腊八节非常看重,在节前的四五天就开始忙活,作各种准备。我们那里的腊八粥是以玉米和大豆为主料的,原料要选择颗粒均匀饱满,色泽晶莹发亮的,量要根据家中的人口和日子确定,一般要保证能吃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一天。我们家那时人口多,每年至少要做三斗玉米一升大豆的腊八粥。父亲提前一周就开始忙碌,先是将玉米用清水淘洗干净,再放到大藤条筐里盖上麻袋捂两天,待玉米在手里搓着不打滑发涩滋润为宜,然后将玉米扛到提前排队预定好的石碾上,套上慢牛碾压脱皮。
        牲口围着碾子不停地逆时针旋转,我则跟在牲口屁股后边用鞭子驱赶,父亲说,不用赶,由它慢慢走,慢碾能使玉米皮脱得净籽圆粒光。父亲嘴里叼着烟袋不时走到碾子边,伸开五指划拨正在碾压的玉米,以保证玉米均匀碾压,感觉差不多了,就用簸箕一次一次地撮起来站在一旁簸皮,在父亲“啪叱、啪叱”有节奏的颠簸下,玉米在簸箕里像波浪一样上下翻滚,玉米皮如鹅毛大雪一样飘扬飞舞起来,然后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苇席中,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每一颗玉米的皮全部退光才卸碾,让我牵牲口到饲养室休息果腹。玉米碾好后要在苇席上晾干七八成收起待煮。
        腊八料碾好了,母亲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辅料和佐料。清洗红白萝卜、大葱、生姜,泡黄豆,在石臼里舂花椒大料,割肉炒臊子。腊八的头一天晚上吃过晚饭,母亲就开始通宵达旦煮腊八粥。将玉米和黄豆倒进两口大锅添上适量的水,炉堂里架起硬柴火拉响风箱“呼呼啦啦”大火煮开,然后再用微火慢炖,一直要炖到第二天的凌晨,玉米珠和大豆煮烂开花了才停火。
        待主料快煮好的时候母亲就着手炒臊子。先将大肉和红白萝卜切成小丁,然后在锅里放进适量大油,油烧开了分次序放进葱花、红白萝卜丁、核桃仁、花生米、皂角核、杏仁、调料等,反复翻炒至熟,倾倒进煮好的腊八主料锅内搅拌均匀,盖上锅盖闷一柱香时辰,一年一度的腊八粥就算煮好了。香喷喷热乎乎的特别好吃。第一碗腊八首先要放进神龛献给灶王爷,第二碗摆上供桌献给祖先,第三碗要敬给在村里教学的先生,第四碗端给左右邻舍尝鲜,接下来全家人才享用。这是规矩,谁也破不了,一直延续至今。
天亮后父亲就让我和弟弟各端一碗腊八送给学校的两位老师,每年这天早晨总有比我们送的早得学生,不待老师起床窗户台上就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腊八碗,可见乡亲们是非常尊师重教的。
        母亲这阵则忙着给左右邻居分别送去尝鲜,邻居同样也要回赠他家的腊八。我和弟弟给老师送腊八回来还要照惯例给房前屋后的树木身上涂上一圈腊八,祝福它们快快长大多结果长成材,然后一家人才开始尽情享受劳动成果,放开肚皮大嚼大吃,其情其景不亦乐乎。
        剩余的腊八粥,盛进大盆保存,一直要吃到腊月二十三为止,这样做是为了取个好兆头,意为“年年有余”。
        在这期间若遇到上门乞讨的,母亲也会给他(她)们盛满一碗腊八粥,母亲经常说:人要多行善多积德,子孙就会身体健康,家庭就会兴旺发达。
  • 上一篇: 牛天民学习工作简历
  • 下一篇: 柿子熟了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