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渭南出差一定要吃一次当地的品牌饮食“时辰包子”,满足了口福才不妄到此一游。 渭南的时辰包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之所以历尽风雨旗帜不倒总是受顾客青睐,就是因为它的质量和分量保持永恒不变。 时辰包子正好迎合了陕西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由于当地处于渭河下游,土地肥沃,土壤湿润,气候温和,出产的小麦产高质好,非常适宜做面食商品,尤其适合做包子和饺子。所以当地的老百姓以及商家就利用优质面粉大做文章,包子、饺子、面条、馒头成为当地的主流食物,尤以包子为胜,有心计的商家就世世代代花样翻新地精研包子的制作,久而久之就创作出了当地的名牌产品--时辰包子。 时辰包子皮薄馅大、个头大小均匀、形似待放的菊花、味道鲜美、柔软爽口,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加之佐料齐备,店家又服务周到尽量满足顾客需求,所以到渭南去吃时辰包子朋友们就特别开心。你看那些小伙子们腮鼓眼瞪,满嘴流油,胃口大的一次竟能吃八九个,吃的肚腆腰圆、大腹便便、走路摇摇摆摆,口中津津乐道:不错、不错,如果肚子有空间还可报销几个。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女士们在餐桌上也少了几分羞色和怯懦,把形象和减肥撇在一边,想咋吃就咋吃,能吃几个是几个,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包子看似一种很比较简单的食品,实际上它比烹饪菜肴要复杂得多。想吃地道的时辰包子最好到当地的农家去,渭南市大店里的包子不如乡村农家的包子好吃。农家制作包子时特别精心,一点也不凑合,一定要把好四关,即:选面、和面、制馅、火候。面要选上好的精粉,和面要严把程序关,将酵面与面粉用清水和匀,发酵止肥花拱起时再兑碱醒透,然后起出放在案板上反复搓揉,揉到面团柔韧光滑,搓条、下剂、擀皮。皮要擀得边薄里厚,大小均匀。这样工夫制作出来的包皮,柔软光滑,撕扯筋道,蒸时不开裂,吃着有嚼头。制馅要选购肥瘦相间的肋条五花鲜肉,最好用手工剁成肉泥,添加姜末、酱油、葱花搅拌均匀,然后放些香油、精盐、味精拌匀待用。包时把适量的馅放到包皮上,用右手指捏褶,左手托皮随之转动,一个包子捏十五六个褶为宜,大小均匀,优美可人.蒸制时要严格控制火候,先旺火烧沸至蒸气绕笼,然后再文火蒸十几分钟即可出笼。出笼的包子满面春风,笑容可掬,体态晶莹,揉软细腻,香气四溢,引人垂涎,勾人食欲。端着冒着热气的包子,餐桌前一坐,调上油辣水,剥几瓣蒜,手捏包子往“辣子酱油醋水”碟里轻轻一蘸,张开大口,一口咬下,嘴角流油,满口溢香,回味无穷。要是再喝几盅杜康烧酒或一碗粉丝蛋花汤,那更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令人吃了上顿还想下顿。 吃包子是一种情调,是一种平民化的体验,是一种回归故里的亲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