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闲情偶寄
又见槐花开
晚上临睡前,我习惯到屋外走走,深深的夜幕,岑岑的寂静,非常受用。
此际,我又信步走出屋门,来到了小秦淮河边。从西畔踏上小虹桥,青石板,一步一阶,经十七步便至拱桥正身。有三块相连的青石板,成一个小的平台,供行人驻足,观看沿岸风景。立于石板上,我嗅到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微甜的气息,这样的气息让我倍感亲切,脑际回旋,我就知道,是桥东首的那株老槐树开花了。曾几何时,这样的气息,每年都要陪伴着我度过一段愉悦的时光,她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那些洁白的槐花有时会被她撒满一路,一路素白如雪,但有香,还会散发着淡淡的甜。
小虹桥东首的那株槐树该是有些年头了,但它老而不枯,每年春夏之际依然会枝叶繁茂。此刻,我就站在小虹桥上,仰头看树,绿叶和白花相间,很均匀,无论是绿叶还是那些白花,在夜晚灯光的照射下,都显得很柔和。微风徐来,枝叶婆挲,似轻诉,如低吟,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耳际,让我的一颗心,向着时间的深处漫溯。
槐树是一种寻常之树,多置根于乡村的宅前屋后。槐花也便理所当然是一种寻常之花,一直都少有文人雅士为她吟诗作赋,也未曾见有丹青妙手为她泼墨。她就是乡间一名素妆女子,自然地绽放自己淡淡的美,不会流露一丁点的张扬,更没有轰轰烈烈。一场春雨过后,槐花的生命便谢幕了,些许清香于是又化作了泥土。
或许,是我的生命和槐树乃至与槐花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涵,更或许,我还有过在乡下和槐树长久为伴的经历,于是,对槐树的那份感情总是难以割舍。上苍安排我在扬州这座城市落脚,偏偏在这城里就有那样一株与众不同的槐树,因了那著名的一梦而名动天下。同样,也许就是因为有这样一棵唐槐的缘故,扬州才能有南通东路槐树一条街。
当年,当我一踏上那条极其寻常的街道时,正是槐花绽开的时节,那绿的叶、白的花,那再熟悉不过的甜味儿,让我如入梦境。恍惚中,我正走在家乡的小路上,老家的老屋,就在目光所及之处,门前的槐树下,就立着殷殷等待的母亲。思绪触动了情感,而后凝成文字,于是我便写了《走过南通东路》。可能槐树真的不适应做城市的行道树,后来南通东路改造,那些槐树便作了牺牲品,春夏之季,那样熟悉温暖的场景不再。我心戚戚,于是再次提笔,写了《再走南通东路》,记录那时的心境。
后来,我在小秦淮河边徜徉,偶经小虹桥,就发现了现在这棵老槐树。这是一棵孤零零的槐树,在众多的绿柳红桃间,显得有些另类,可是,我怎么也忘不了初见它时的欣喜,我就觉得它那样默默地立着,就是在为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了。在这个城市里,它对于我,是念家的情愫,是绵绵的相思,是一种寄托,也是一份安慰。更值得庆幸的是,不久之后我搬住于此,与她长久相伴了。
而今,又是槐花绽开时节,曾与我一道赏花采花的女孩已远去,就连那远去的身影也早已模糊了,但我依然年年看槐花,我喜欢槐花的素白、清香、还有那特有的淡淡的甜。透过槐花,我隐隐能看到她曾经的身影,也能从中嗅到家乡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