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周阳生】微论诗与诗人的历史使命
 更新时间:2017-11-15 20:20:15  点击数:942
【字体: 字体颜色

  微论诗与诗人的历史使命

  一一读吕进先生《诗歌绝不是"私歌》有感

  江苏 周阳生

  文艺评论家、诗人、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吕进先生近日撰文《诗歌绝不是"私歌"》,呼吁当代诗人要"以人民为中心",不能"守一己悲欢",不能将诗歌变成"私歌"。要做到象新诗先行者吴芳吉先生所说的"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为民而诗,为时代而诗。

  诗歌的大众化,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孵化器、奠基石。文化没有大众化的传播,就会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基之厦。品读反思,吕进先生之文的灵魂,就是谈在新时代,诗人与诗歌如何与时俱进,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大众化传播,为民族文化自信鼓与呼。

  诗是什么?

  "诗是灵魂的酒"(罗马-奥古斯狄尼斯); ″诗是会呼吸的思想,会焚烧的字"(美-克雷);"诗是至上的幸福,至善的精神,至佳而且至高的瞬间幸福的记录(英-雪莱); "伟大的诗,是国家最珍贵的宝石"(德-贝多芬)。 

  何谓诗人?

  "诗人是世界的心灵"(德-爱亨德勒夫); "诗人是世界未为人知的立法者"(英-雪莱); "各国伟大诗人,并不是国家性的,而是世界性的″(英~朗菲罗);诗是一切艺术的长女,是诗人的孕育,使其成为"最珍贵的宝石"。 

  我以名人格言诠释"诗与诗人",其目的是构筑微论的基础。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诗歌发展,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首》无不与国运民情攸攸相关,无不留有历史风云和人文情怀的痕迹。诗人与诗歌能揭开历史的尘埃,让后人领略历史的瑰丽画卷和世间的喜怒哀乐。

  唐诗、宋词、元曲、清对联,是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精华,弘扬与传承是历史使命。但如何创新与发展,百年以来,无数新诗先行者不遗余力地改良创新。从风行于"五四"文化时期的"白话诗",到今日诗坛的十三行松竹体汉诗(俗称手枪诗)、六行池鸣诗、三行半新诗及风靡网络的"龙风曲谱"等诗体,无不在探索着传统诗体的传承与发展。以龙风曲谱为例,曲谱格律创始人曲度先生(华斌),虽为曲式医学发明人,但他却以诗人的历史使命感,虽旅居法国,却心系中国传统文化,分别为二言、三言、四言、八言、九言、十言诗定格成谱,并开办龙风学院形成系统教材推而广之。再以十三行汉诗为例,该诗体融三言诗、四六骈文、五七绝律为一体,若诗若词。创作时讲究对仗、用典、修辞、押韵,善格律者可平仄合辙,初学者可先形后神。因其具有广泛的适众性,所以木已成林,成为众多诗友乐此不疲的选择,他们以此诗体言志、言情、言世、言心,努力为新时代而诗,为正能量而诗,为中国梦而诗,为美好人生而诗,展示了新时代诗人的新追求、新境界、新自信。

  如今中国诗苑的新诗百花齐放,但也有杂草萌生,一些无病呻吟、不知所云、晦涩无韵的所谓新诗体充斥网络。笔者始终认为,诗是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应是"思想经由想象、感情,及趣味的书面表达"(美-海明威)。而不是胡编乱造,信口雌黄而为。"文章,是经国之业,不朽之盛事"(三国-曹丕),诗歌亦然。

  诗歌的兴衰,关乎一国文化的兴衰,也关乎国运的兴衰。所以新时代的诗人应将诗歌当成导人向善的工具,肩负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重任,永远以人民为中心而诗,永远以社会进步为中心而歌,这就是诗与诗人应有的历史使命。

  2017年11月14日临屏于"爱莲堂"

  • 上一篇: 【周阳生】牛郎织女[组诗]
  • 下一篇: 【周阳生】发黄的奖状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