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袁华 中秋节 搓玉米
 更新时间:2015-8-7 6:52:49  点击数:1349
【字体: 字体颜色

第一辑  亲情无边  

中秋节  搓玉米

时令一入秋,我就看到那个日子正慢慢地朝我靠近。我窝在城市的一隅,殷殷地向她眺望,满眼的期待和感怀。月到中秋,天涯共此时。真正心有感伤的该是旅人,是身在异乡的客。眼下,我正是那样的旅人,是身在异乡的客,对于这个日子,当然是有所期待有所感伤了。不像当年,在乡村里,一家人都在,从不曾分开过,少有聚散离合的体会。掐指算算,已是有好多年不曾在家和父母一道过中秋节了。我常常想起当年在乡间过中秋的情景。

中秋临近的日子,正是家乡玉米收获的时节。玉米是粗粮,但在家乡,它是除了小麦之外最主要的农作物,很高产。把玉米秸一棵棵地砍倒,再从它们身上扳下玉米棒。通常一棵玉米秸上就结有一根玉米棒,但也常有例外,会有结两根的,一上一下,等于是双胞胎,看着就让人欣喜。把玉米棒运到家里,是不能急着搓玉米粒的,因为才收获的玉米棒含有不少的水份,这时候搓玉米粒,会弄伤了它,那可是到了手的收成,要小心呵护着。

把玉米棒放到场院上晒上几个太阳,情况就不一样了。中秋时节的阳光尽管不算太烈,但再加上秋风的吹拂,几天晒下来,玉米棒所含的水份就给晒得差不多了,原先抱得紧紧的玉米垄也变得松散了,这是搓玉米粒的最佳时候,若是把玉米棒晒得纯干了,那反倒不好搓了。

白天里,因为田间还有农活,一般少有人家搓玉米。这样搓玉米的活就留到了晚上。从农历初十前后开始,正是月挂银钩的时候,从那时候开始搓玉米,等于是一晚上一晚上地见证月儿逐渐丰满。乡间的夜晚不比城市,满眼的霓虹灯,让天地通明,相反,晚上搓玉米是不用掌灯的。在庭院里,在檐廊下,那盈盈的月色,就是最好的灯火。

到了中秋这一天,各家的玉米大抵是都不会搓完的。在农村里,大家不会因了中秋而有所放松,一样会在晚上加班搓玉米,唯一与往日有点不同的就是,这一晚上,在搓玉米的庭院里檐廊下,会多一张小桌子,桌子上会摆些供品,当然,所谓供品大多是月饼唱主角,衬以一些苹果、石榴或是莲藕。

记忆里,中秋节的这个晚上,我们家通常会搓好长时间的玉米。但这一晚上,父母多面不会像往常那样严厉地要求我们姐弟做事,我们可以一边帮着搓玉米一边打闹,也可以随意地吃母亲在小篾筐里备下的月饼和水果。清凉的月色水样装满了小院子,父母不怎么关心,一如往常那样埋头做事,父亲用自制的刨子开玉米垄,母亲搓,时间不长就堆了一大堆,而一边白色的玉米芯也在不停地增长,那样的白色,在月光下几乎融为了一体。吃过了月饼的弟弟和妹妹喜欢用那些玉米芯堆高楼,堆得高高的,再用玉米棒将高楼给砸倒,然后再……

中秋节的晚上,时间稍微过得深一些,是会觉得有寒意的,但刨玉米的父亲常常会生出汗意来。我们也会出汗,那是跑动、打闹的结果,通常先生睏意的多面是弟弟和妹妹,他们会玩着玩着就在玉米堆上睡着了,父亲会把他们挪到一边的凉席上,母亲则会嘱咐我去取些衣物来给盖上。时间久了,我也乏了,也会在不知不觉间睡着,等一觉醒来,会发现自己也是躺在凉席上,身上一样盖着衣物。抬眼高望,月挂中天,玉润珲圆,父母沐着中秋之月的清辉,依然保持着我睡前的姿势。

此际,又是中秋,我在远离家乡的城市想一些往事,想月下父母一成不变搓玉米的姿势,禁不住泪湿衣襟。一样的月色,一样的庭院,只是少了儿女的欢闹声萦绕在身边,不知道日渐苍老的父母亲心里会不会觉得孤单?

  • 上一篇: 袁华 呵护
  • 下一篇: 袁华 陪娘过年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