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闲情偶寄
听戏
我不算是戏迷,但对于一些好听的戏曲还是乐意去听的,当然不需要去戏院,央视十一频道是个现成的家庭戏院,有“空中剧院”,有“地方戏大看台”。通常京剧我是爱听的,这是国粹嘛!京腔京味,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水袖轻舞,兰花指慢扣。戏如人生,静静品味。爱听的段子有《苏三起解》,《空城计》,《霸王别姬》等。
比起京剧来,越剧就少了些雄浑和粗犷。吴侬软语,我爱听,更喜欢剧中人物的扮相,因男角多是女子所演,风流俊雅,唱腔或深情委婉、或清悠婉丽、或质朴平易、或深沉含蓄。听过的有《孟丽君》、《梁山泊与祝英台》、《打金枝》等。眼下有个人物在越剧界正红,那是有“越剧王子”之称的赵志刚,是他提升了越剧小生在观众中的地位,为小生在体现越剧本体特色的同时又发挥男演员特长开辟了新的境界,逐渐形成了既被专家认可又被观众接纳的“赵氏唱腔”。表演上,他注重一个“情”和一个“真”字。不止一次听过他的《沙漠王子·算命》:“手扶琴儿心悲惨,自己的命儿我自己算。对面坐着是我心爱人,可叹我有目不能看。小姐,开言叫声好小姐,王子的命儿你听仔细,他是个眉清目秀聪明儿……”每每为之动容。
除了京剧和越剧外,我还喜欢听黄梅戏。其实这该算是一种很大众、很民间的剧种。一曲《天仙配》,妇孺皆知、老少能唱。在我老家那地,人们一般都不说是黄梅戏,而称黄梅调,就是劳作累了,有闲情了,或者是想发泄一下了,可以随便哼的一种小调。有一阵子,这样的小调一度还被斥为靡靡之音,不让少男少女唱呢。除了《天仙配》外,《打猪草》、《女驸马》都是值得听的剧目。
1997年的时候,我认识一名和我一起务工的名叫金的女子,她是安徽桐城人。据金讲,她的家和严凤英家就隔一个山坡。金也会唱黄梅调,唱的最多也最拿手的是《女驸马》选段:“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哪……”金除了会唱黄梅调,还会做一种很好吃的菜,只是在远离家乡的异地找不到原料,只有偶尔回老家才能带过来。那时候,我就又有口福了。
一晃十个年头过去了,常想着金的黄梅调,还有她烧的那道很好吃的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