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李荣国】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追忆著名作曲家刘炽老前辈的艺术人生(更新中)
 更新时间:2021-7-4 17:14:19  点击数:6355
【字体: 字体颜色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一一追忆著名作曲家刘炽老前辈的艺术人生

作者 李荣国

 

  亲爱的朋友,您也许不熟悉他的名字,却一定熟悉他的歌曲。比如《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翻身道情》、《新疆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一大批历久弥新、韵味无穷、脍炙人口、动人心魄的经典歌曲。

  他谱写的许多乐曲,被很多人传唱了一代又一代,但是,可能很少有人问询这位作曲家姓甚名谁。那么,我在这里告诉您,他的名字叫刘炽!

  他是中国乐坛大师级的风云人物,一生虽曾经历过风雨和坎坷,却坚持自已的理想和信念,始终心怀大爱和感恩,把为祖国、为人民而创作作为毕生的崇高天职和神圣使命,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他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与心血,化成了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旋律。

  一 机缘

  1993年12月6日晚饭后,军艺文学系学员队许队长叫我一起到系里办公室去一趟。我俩一进门,只见峭岩政委和黄献国副主任兴高采烈,满面笑容。他俩说是要把一项光荣和重要的任务交给我,相信我一定能完成好。原来,他俩一致认为我是来自西安的学员,关中话肯定说得好,明天由我代表学员去接乡党刘炽先生来学校讲座,是最合适的人选。我立马表示:“没问题,感谢领导的信任!”

  其实,对我来说,这也是个难得的机遇,一定会好好把握的。

  我是个慢热性情的人。当天晚上,心里想着明天要去见自己久仰的心中偶像、音乐大师,激动得难以入睡。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刘炽先生谱写出的一支又一支感人至深的乐曲,并情不自禁地吟唱起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逗得同宿舍的李建立同学连声叫好。当他得知我明天去接刘炽前辈来讲课的消息,竟然兴奋地说道:“我对刘炽先先也是高山仰止,因为他谱写的许多歌曲,我都爱听,尤其是他为歌剧《白毛女》谱写的曲字,我情有独钟。例如‘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二尺红头绳,我给我喜儿扎起来……’我对其中杨白劳与喜儿父女这段对唱,简直喜欢的五体投地。”

  真是爱屋及乌,我非常庆幸自己能与这位知音知己的海军少校同居一屋中。

  二 合影

 

 

  第二天中午,我便和带车的教学参谋兰草同志乘小卧车前往刘老家里。没想到,早已准时等候在小区大门口的刘炽先生提着小包,向我们频频挥手致意。他说:“近几年应邀到军艺讲过几次课了,他把学校的军车牌号都记下了”。兰参谋给他介绍毕,让我陪刘老坐在后面好好聊聊。当刘炽先生得知我是从西安来的学员,又是班长时,显得十分亲近和开心。他拉着我的手,关切地询问西安近些年的发展变化,接着又说起了自己过去在西安生长的许多故事。从而更加深了我对这位音乐大师、红军老战士的崇敬之情。

  那天下午讲座前夕,校长傅庚辰,这位著名的作曲家(电影《地道战》、《闪闪红星》主题歌的作曲)和资深戏剧表演艺术家乔佩娟(歌剧《小二黑结婚》中,首位小琴的扮演者)政委,在小礼堂会客厅与刘先生见面并合影留念。

  期间,刘老提议:“小李子过来,跟将军照过了,咱们两个西安乡党也在这风水宝地合张影。”并让我与他一同坐在沙发上照相(附图1)。惹得乔佩娟政委在一旁打趣地说:“嘿一一小李子今天很有福气,你俩可真是一见如故,看来还是乡党情深啊!”“那是当然的啦!”

  刘老说毕,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了。

  三 赠言

  刘老那天兴致很高,整个讲座妙趣横生、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他以自己丰富的音乐创作经历,现身说法,不断得到同学们的阵阵热烈的掌声。我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快速记笔记(附图2),留存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下课后,刘老挥动签字笔,为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语不警人死不休,音不缠人誓不休一一题赠乡党李荣国同志”的宝贵字迹(附图3)

 

 

  记得当时写我名字的时候,他竟然幽默地说:“你荣国这大名起得很好。您在部队上要建功立业,在军艺学成归队后,更应努力创作出些好的优秀作品来,也算是为国增光争荣呢。咱俩以后可以加强联系,改天欢迎你这位小老乡到我家来做客。”他便当即写下家里的座机号码。

  我清楚地记得,他说不能把电话号码写在为我题词的页面上,显得不够严谨。便把号码写在另一页。可见他的确是个细心人。

  我被平易近人的刘老感动得差点流下眼泪,连声说:“谢谢、谢谢您的关爱和鼓励!随后我一定会抽时间去您府上看望您老人家的”。这时,儒雅随和的他竟然郑重其事的握着我的手说了句:“那咱们可是说定了啊!”

  我立即用关中话回应他说:“您放心吧、没麻搭!”

  四 泡馍

  记得1994年农历正月十五过后,学校寒假期满,我在返京前夕,就提前给刘老家打了电话。当他得知我从西安返京后准备来他家里探望,便爽快答应了。我顺便问他,看需要从西安带啥东西来,他说:“你什么都不用带,只要人来了就很好咧。”

  记得我去拜访他那天是正月十八,刚好是个星期天,我带了一些陕西特产到他们家,刘老高兴地紧握着我的双手,笑盈盈地说:“您从故乡过来,我真乃不易乐乎啊!”他连忙给我沏热茶,又热情地剥开香蕉让我吃。接着又兴冲冲地与我拉起家常。

  不知不觉间,我一看表,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怕打扰刘老夫妇休息,我便起身告辞,要返回学校。

  “岂有此理,那不成!”刘老似乎不高兴地说了这句话。原本热情好客的刘老早已和家人商量好了,等我来家后一定要请我到外面吃饭的。刘老对我说:“今天咱俩好好品尝一下家乡味道。”便非要带我到北太平庄一家正宗的老孙家牛羊肉泡馍馆吃饭。

  我一看盛情难却,俩人就搭黄色面包车(的士)往饭馆赶。路上,刘老反复强调,由他结账买单,不许我去争抢。

  走进饭馆一落座,受到服务员热情接待。于是,刘老特意点了两荤一素三个拼盘和一瓶红星二锅头白酒,当我提出自己喝酒的确不行时,他宽厚地笑着对我说:“不强迫你,能喝多少算多少,正月里是新年么,咱爷儿俩就图个热闹舒畅的气氛。”

  按照家乡吃泡馍的习惯,我俩边说话交流,边开始慢慢掰馍。

  趁着几杯酒兴,刘老又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他在西安的青少年生活以及大半生倾心音乐创作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五 初心

  1921年春天,刘炽(原名刘德萌)岀生在古都西安,他打小随爷爷学《四书五经》,九岁的时候,身为银行职员的父亲因腿摔断而失业。一家三代人生活艰难。按他后来的话说,就是“心灵的苦难是人生体验的升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就到离家较近的三仙庙打小工,以此混口饭吃。

  当初,庙里有一支古乐队,刘炽便师从德高望重的富振中先生学习了箫、云锣和打击乐器,以及佛曲领唱等。同时,他又非常崇拜西安古乐界笛子权威人士王六爷,就虚心向他请教。几个月下来,他就掌握了笛子的演奏技巧,很快成了一名优秀的演奏员。

  在他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交加,只好从小学五年级辍学,考入西京艺术馆,在铸字车间当童工,并以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

  那年月,西安南城墙含光门里,自古有一眼甜水井。因为这口井的水质纯净甘甜,那时候人们都是早晚排队去打水。当时,这口大井4个辘轳、8个大桶不停地打水,供市民饮用。刘炽经常提着桶去为家里打水。其实他最喜欢听那辘轳往下放水桶时的那种特有的欢快声音。敏感的他却认为这简直堪称绝响。

  1936年12月初,“西安事变”前夕,整个西安城沸腾起来,15岁的刘炽每天上街为印书馆卖“号外”,他也逐渐从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中感悟到了中国大地似乎有了希望的曙光。到了12月9日,刘炽主动与当地中学生参加了示威游行,并向临潼前进,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组织抗日统一战线。他勇敢地走在示威队伍的最前列。没想到,走在半路上,张学良将军以防不测,苦口婆心地劝同学们返回。理由是怕蒋介石的宪兵会向他们开枪,因为已经有两位学生前一天被反动派特务打伤。整个示威队伍正处在一种非常激愤的状态中。此时,为了不让青年学生受到伤害,有几位地下党员悄悄说服组织者,暂停示威请愿活动。从那时起,刘炽便立志要做一个革命者。

  六 更名

  刘炽从一位青年学生领袖那儿打听到,在距西安城正北方向,有一只红军队伍。他就与一位同伴悄悄离家出走,日夜兼程,步行近百里,于12月25日到达泾阳县云阳镇,积极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任红军留守处处长、前红三军团副参谋长伍修权将军(当时29岁),亲自给他配发了红军服装,戴上了红军帽。这一下,让他如愿以偿,整天高兴的合不拢嘴。从此,刘炽从一名铸字童工,变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名小战士。
在北上延安途中,刘炽兴奋得不能自己,他对革命圣地充满了憧憬。一路上又是唱又是跳的,一位护送他的东北军军官说:“你这娃像颗小火苗,一张能说会唱的嘴和两条蹦跳的很欢实的腿,活像个炽热的炽字组成的人。你就别叫啥刘德萌了,干脆就叫刘炽吧!?”

  “好,能成!”

  他觉得此话说的在理。原来上辈人给他起的名字,虽说有一定的传统封建意味,但过时了。他当场答应,到延安后自已就改名为刘炽。

  1937年1月4日,刘炽等顺利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并幸运地走进了红军大学,投入到火热的革命大熔炉之中,被编入学员第九队四班,成了名副其实的“红小鬼”(附图1,中间为刘炽)。

照片为刘芸芸(刘炽女儿)提供

  七 听课

  有趣的是,一次毛泽东主席到红军大学给学员们讲课,刘炽初来咋到,对毛主席浓重的湖南口音听不大懂,加上讲课的内容是唯物辩证法,什么马克斯、黑格尔、托洛茨基等等洋名词,他搞不懂。结果,他听着听着,竟然睡着了,并打起鼾来。旁边两个学员立马就要将他拉走,这时,毛主席微笑着说:“看来这娃儿昨晚没睡好觉,别拉他,就让他继续睡吧!”惹得大伙儿都笑了,他这才清醒过来了。

  下课时,毛主席向他走来,托着他的下巴说:“小鬼,上课睡觉是不好的呀!”他这才红着脸立正向毛主席敬礼,并表示认错。毛主席摸了摸了他的头,满面春风地说:“对了,能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娃娃!”

  让刘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毛泽东主席,竟然如此宽厚大度、善良随和、热情风趣、德高育人,一下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从此,他在课堂上再也不敢睡觉了。

  八 童星

  没过两个月,刘炽被分配到红军剧社舞蹈队学跳舞。那时的他,聪明而坚定、敏感而富有激情,整天兴奋得像个快乐的小鹿。

  正好在那一段时间里,美国著名女记者海伦斯诺在观看了刘炽的歌舞表演后,觉得他很有灵气,称赞刘炽是个“少年天才”和“最受欢迎的童星”。她用摄影和文字,多次记录和赞扬了这位红色少年(附图2)。比如她在1952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红尘》著作中写道:“当我去参观中国人民抗日剧社学校的时候,剧社中有三个特别有趣的人物,导演赵品、剧校主任温涛和男童星刘炽。

  当我第一次专访剧校时,正式被两个男童星握手相迎。一个是惊人聪明的机灵小男童刘炽和他的小伙伴王文祥,他是一个强壮的大男童,并且做着学校中的班长……”
是的,当时刘炽和王文祥经常在业余时间,请海伦斯诺教他俩学习西洋舞蹈,他俩尤其喜欢让她教学踢踏舞(附图3)。那种节奏明快且非常带劲的舞步,很适合刘炽活泼好动的性情。可有点遗憾的是,因条件所限,他俩穿的粗布鞋底上,不可能装上铁片,演出效果稍嫌欠缺。

  刘炽为了表达对海伦斯诺这位舞蹈老师的感恩之情,1987年,在她70寿辰的时候,刘炽特意写了一首《我的朋友海伦斯诺》,专门献给了她。

 

刘炽在延安舞蹈队(前数第三位是刘炽)排练情景。照片为刘芸芸(刘炽女儿)提供

刘炽(中间者)在延安 照片为刘芸芸(刘炽女儿)提供

  九 创作

  1939年4月,刚加入党组织的刘炽,考入了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第三期,并有幸成了冼星海的学生,由此开始了他的“科班”音乐生涯,主攻作曲和指挥专业。

  起初,他虽然基础差,却勤奋努力、笨鸟先飞、虚心好学、进步很快。第一学期功课较多,有音乐概论、普通乐学、视唱练耳、作词法、指挥自由作曲以及作曲法、合唱器乐等。对每一门课程,他都是下足了功夫。第二学期分组专攻研究时,他来到作曲组,如同飞鸟投林般的快活,他迷上了作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好成绩。

  朋友,您可曾知道,刘炽当年交出的第一首作曲歌名就是《陕北情歌》,冼星海给他作业本上的批语是“好!”

  他第二篇交的是一首儿童歌曲《叮叮当》,冼星海的批语是:“很好!”

 
  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没过多久,他又创作了一首混声二部合唱《打场歌》,冼星海为他的灵气所打动,兴奋地在曲谱旁边批语道:“非常好!我希望它能够在全国传唱。”

  冼星海对刘炽的青睐,激起了刘炽更大的创作热情,他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为了让他有更大的作为,冼星海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小刘,音乐无国界,好曲无年龄。搞作曲,不仅首先要以民族音乐为创作主题,还要向欧洲的歌剧和交响乐学习,才能做到兼收并蓄。同时,还得从文学作品以及其它艺术领域中吸收营养哦。”

  于是,他开始接触巴赫、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并抽空阅读《安娜卡列尼娜》、《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系列名著,从中吸收广泛的艺术营养。

  在此基础上,刘炽坚持不断地到民间采风。凭借他独特的记谱方式,深藏起许多陕北、宁夏、蒙古、新疆、山西民歌和家乡的小调。这些丰富的素材,犹如条条溪流汇入他心中的音乐之泉。他一直认为,民族民间音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

  其实刘炽自从进鲁艺开始,他的衣袋里就整天装着一本用马兰纸装订的小笔记本,随时随地作记录。在当时,他与马可、安波、张鲁、关鹤童在延安被称为与民间艺术结缘的“五人团”,他被大家夸赞为“最年轻有为的作曲家”。

  1940年5月,冼星海这位曾经留洋法国的音乐大师,又应邀赴苏联交流深造。刘炽对恩师的远离恋恋不舍,那天他一直把冼星海老师送上启程的汽车旁,并捧上手中的《联共(布)党史》一书,呈请先生题字。冼星海被他感动得满含热泪,紧紧握着他这位得意门生的手,久久不肯放下,尔后落笔疾书:“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忠于党,忠于人民,我们中华民族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

  这珍贵题词的字里行间,让他俩达到精神上高度的心灵默契与相通。半个世纪以来,刘炽一直将此铭刻在心,并将它作为音乐创作的灵魂与行为准则。

  (未完待续)

 

 

  

  作者:李荣国  陕西作家协会第五、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摄影师

  邮编:710068

  电话:18049233693

 

  • 上一篇: 【李荣国】向边防勇士致敬
  • 下一篇: 【李荣国】深情的追忆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