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寓线于意蕴中 应当说中国书法自从到了宋代,审美的意识就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人们打破了以理想为主的审美原则,而更多的是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主性情,尚个性就成为这一历史时期书法美学思潮的标志。书家们纷纷在探索书法线条中如何体现自己情感力度上下工夫,即自由无碍的书境,书法发展到了今天,更是如此。 我们如果说魏晋人笔墨之间所透露出的是通过一种自然萧淡情趣反映怀抱的超逸,那么今天的胡树群先生却不同。在他的笔墨之间,却笼罩了一种生命的意蕴,他那强烈的书法节奏,凌厉的笔势,能将心中的悲与愤、哀与乐展现得淋漓尽致。先生的书法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同时又是时代精神的凝聚,更是其人格胸襟的呈现。先生借助具有强烈生命特点的线条,化阴郁为阳刚,大力提扬刚健有为的一种精神,所以他的书作就显得自由、放浪、接近人生的理想。如他书写的《高瞻远嘱》就特别具有大气包举、吞吐宇宙之势。而《出师表》却将书法的轻与重、曲与直、大与小、疏与密、避与让、涩与疾、丰润与老辣、苍茫与浑穆等技法展现的尽善尽美,流畅的线条给人以激情碰撞的震撼。他书法质的美,正在于他天风海浪般的气势和铁丝般难安的线条中深隐着强烈的意绪。这种意绪也正是先生用心灵来创作书法的生命形式。 胡树群先生书法中线的特质,首先是线之人意,线之柔情,线之自由,线之刚硬。由于这些线的原因,他认为作书必然是倾情尽心,所以他书法中的线传达给我们的自然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乐章。在先生的书法风格中看得出既有历史的、时代和民族的精神积淀,同时也有其自身生命意趣、情感律动和精神之寄托。 因此笔者认为:先生之书法如先生的人生一样,不是一个什么简单的符号,更不是一组简单的线条。他的每一幅作品就是一群不同多少的人,在发生着不同多少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和历史上所有的大书法家一样,始终都在寻找着书法艺术生命的和谐,把原本没有生命的墨线升华到一种无限丰富情感的生命自由之中。笔者给胡树群先生书法下如下结论:先生的书法格调于魏晋之间,韵致于意足神畅之外,寓线于其生命意蕴之中乃书法之灵魂。所以说“铁笔胡”就是“铁笔胡”就是永远“铁笔胡”!
2009年12月28号于西安求无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