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颂 
  
大江东去,精魂沧浪  物华天宝,神龙滥觞  祥云高天,碧空坦荡  睿智神明,耒耜始创  五谷百草,耕种辨尝①  高山流水,韶音悠扬  洗耳恭听,美哉洋洋  千古知音,一曲绝唱  生死不渝,莽莽苍苍  天籁潺潺,松青蕊芳  我祖煌煌,熊绎先王②  辟在荆山,起于草莽  筚路蓝缕,跋涉洪荒  漫漫青史,煜煜荣光  千年不息,地老天黄 
 ① 本节咏楚人的远祖炎帝。炎帝,烈山氏,号神农氏,又称赤帝,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按照史书记载,炎帝生在湖北随州厉山,因此是楚人的先祖。炎帝制耒耜,种五谷,从事农业生产,所以也被称为神农氏。  ② 本节咏楚国先祖熊绎。熊绎,芈姓,熊氏,名绎,熊狂之子,祝融氏分支鬻熊一支的后裔。周成王时代,成王封赏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于是熊绎受封为楚君,赐“子男”田地,封在丹阳。《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 
     苍穹丽水,源远流长  万种风情,恢弘气象  日月同辉,巫鬼欢唱  心骛八极,云游九方  悠悠故土,壮美雄邦  泱泱大国,肇兴丹阳①  征伐进取,兼容开创  并城扩境,裂地封疆  气盖洞庭,势掩南阳  兵指武关,戈向苍茫  凤披五彩,神气飞扬  三年不鸣,一鸣楚庄②  革新变故,内安外攘  伐陈败宋,观兵周疆  问鼎天下,主霸称王  吴起变法,奋勇图强③  攻越取吴,饮马长江  东临大海,西抵巴康  北至关陕,南达岭广  逐鹿中原,扫合南方 
 ① 丹阳是楚国最早的国都,位于湖北宜昌市秭归一带。《史记•楚世家》载:“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国先祖熊绎就封在丹阳。据考证,楚国国都定在丹阳,有三百年时间。故诗人柳忠秧咏叹:“泱泱大国,肇兴丹阳。”  ② 本节咏楚庄王。楚庄王(?—前 591 年),又称荆庄王,谥号庄。楚庄王是楚穆王之子,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事迹很多,比如《韩非子•喻老》提到的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故。楚庄在位期间,讨伐陈、宋等国,楚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大。他甚至到周都洛阳陈兵示威,问鼎之轻重,隐隐有天下盟主之意。  ③ 吴起(前 440 年—前 381 年),卫国(今河南鹤壁一带)人,先后在鲁、魏、楚三国做过官。在楚国做官时,吴起主持了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吴起为楚国强盛做了很大贡献,但得罪了楚国权贵。公元前 381 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杀死了吴起。 
     车骑万乘,何其浩荡  粟支十年,何其盛昌①  地方五千,何其辽犷  旌甲百万,何其威壮  大楚雄狂,大国泱泱  冲天血性,伟岸阳刚②  傲然绝立,英勇担当  惟楚有才,执着狂放  自君天下③,浪漫坚强  千载灿烂,百世流芳  风雨兼程,风流奔放  海纳百川,从容开敞  血脉绵绵,英气悠长  博大精深,德行厚广  星火不灭,浩浩荡荡  长夜未央,长风破浪  九死不悔,三户秦亡④  爱恨情仇,荡气回肠  呼天恸地,大悲大怆  至精至诚,血铸国殇 
 ① 本节铺陈楚国的强大,化用苏秦说楚威王的话。《战国策•楚策》记载:“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② 本节主要描述楚人的集体性格,楚人的血性,自君天下的浪漫精神。  ③ 自君天下:即自王天下,意指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天下)自君、自王,追求绝对精神的独立和思想自由、人格自尊。  ④ 三户亡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