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的心灵碰撞  一一陈小鹏诗歌赏析  江苏 周阳生 
  陈小鹏,中国海峡文创社社长,福建电视台高级编剧、制片人,福建省作协会员、福建省电视学会会员。发表的纯文学作品已有3000多篇(首)。 
  陈小鹏老师的诗歌在作品中融进了世间万物和人间万象。他曾与诗友交流说:我一直思考,如何在写作时不脱离现实生活,用诗表志于心,以求实现创作的突破,和寻找诗的心灵之美。 
  德国诗人爱亨德勒夫说过:诗人是世界的心灵。美国诗人爱伦坡也说过  诗是用文字创造的韵律美。也正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言:诗,横溢四处,有美与生命的地方就有诗。我在品赏陈小鹏诗歌时仿佛就是倘佯在他"横溢”的情感世界里,处处能见到他出于心灵之作的美丽诗篇。尤其是他写母亲的几首诗作,如:《我在母亲床前陪她过年》、《写给母亲的诗》等,"都展现了人世间最美的情景(德-莫泊桑)”,及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他在《写给母亲的诗》中写到:  ……  在儿子的心底  唯独母亲节  是什任五花八门的节日  都无法跨越…  母亲  您辛苦操劳了到心力交瘁  却从不知道  还有这么个节日与您相约  母亲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  看着您老去  儿子无法帮您  留住一段温馨的岁月  ……。 
  "陈小鹏诗歌专列"的主编品子,曾在该诗的《编者按》中盛赞到:陈小鹏写母亲的诗有根,他不是在用笔写,而是用一颗孝子之心去发现,读后使人亲切,感同身受,他将对母亲的孝心流淌在诗的字里行间,入眼入心。我在品读小鹏老师的诗后,心生共鸣,亦曾写过:  ……  每逢佳节思亲  思时梦中泪盈  盈亏如月终有憾  憾儿何时能羽星  阴阳相隔如梦  天地相通连心  ……。 
  我还选读了陈小鹏老师取材于一个真实故事的心灵之作《儿子》,读后令人心酸。  ……  人生  所谓的父母儿女一场  盼望儿女的成长  但儿女长大了  父母却看到他们渐行渐远  ……。 
  我从他的质朴无华,发自心灵的诗句中,深深地感觉到父母的伟大和无奈。也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父母对儿女无私的情怀: 
  儿女的生命  是上帝  赐于父母的  轮回 
  儿女的幸福  是父母  祈祷上帝的  心愿 
  儿女的笑脸  是世上  最炫最美的  花卉 
  儿女的成长  是父母  梦寐以求的  续篇 
  儿女的平安  是父母  一生最大的  挂牵 
  我无意在本应写陈小鹏诗歌的微文中,花篇幅写我的拙诗,但这些拙诗全出于我品赏小鹏老师诗后的感悟,是我的心在与其诗歌碰撞后迸发出的火花。美国作家朗费罗曾说过:"文学是一种导人向善的工具”。我正是在与小鹏神交的过程中,发现了他至善的情怀和至纯的心灵。并在他的导善中写下了许多向善倡善的诗文。 
  小鹏老师是个多产的诗人,但他在创作时,取舍有度,总是在非写不可时才写,不将全文或全诗写成初衷,绝不轻易发稿,这也就是他能拥有千万"诗粉"的原因。如他在《半山流水,我把自已听哭了》这首诗中写到:  ……  我是冬夜的流浪儿  沉默如金  长风穿林  半山流水  在山谷中弹奏空灵  不想把自己唤醒  曾经是一匹野狼  此时已安静  从潺潺的半山流水中  寻找灵魂  忘却攘攘  让阵阵寒风  带走苦旅别情  ……  他诗中寻找的灵魂,恐有所指,但我会解读成其文化苦旅中"会呼吸的思想,会焚烧的字(美-克雷)”,是他心灵的涅槃与重生,是他心灵的至善至诚。英国作家马罗说过:"善的极端就是美丽”。陈小鹏老师深得其真谛,所以才会在《谁可来赴千年的约定》一诗中写出涅槃后心灵之颤的苍凉美。 
  亘古不变的时光流转  无法带走传奇丰盈  我一切传奇经历  在云雾飘渺中默默穿行  天穹的你  我知道你望断灰云  望穿我心灵 
  我与小鹏老师相识于诗友群,我俩虽未谋面,但是诗歌让我们诗心相连,我目前正在用十三行诗写中国的神话故事,而小鹏老师的这篇《谁可来赴千年的约定》又仿佛是我俩心有灵犀的神来之笔和神交的诠释及前世约定的文缘。仿佛他知道我在"亘古不变的时光流转”中,孜孜不倦地在诗吟神话的"传奇丰盈",好像,他已"望穿我心灵",看着我在亘古千年的神话世界里"默默穿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