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周阳生】关于读书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8-11-26 15:56:56  点击数:42226
【字体: 字体颜色

《关于读书的思考》
一一寄语"夜读"之友
周阳生


英国柯里叶尔在《阅读之乐》一书中说:"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俗事"。所以说"好书是伟大之友","好书为百年至友"。正如英国卡莱尔所说:"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书是天才们留给人类的遗产,是举世之宝。

读书,要选择有用的好书而读,所谓好书,除了心仪之书外,还"包括其内容和你意见完全相左,但仍旧对你有所帮助的书(罗斯-麦唐纳)"。一本书的好坏,不在于它的文采,而是在于它提出的思想能否与读者共鸣,并引人思考。正如音乐的美妙不在于它的音调,而在于听众心中所产生的回响,和自愿地去传唱。

读书的态度与方法很多,明代-陈鎏说得很好,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入为读,出为用。用好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读书忌不求甚解,忌浮光掠影,忌粗疏空泛,岂盲从武断。而是要句句著实,要耐心深入,要敢于怀疑,要抱有虚心,要甘受寂寞。

读书讲究致用,正如英国培根所说:"读书不教活用之道,虽读万卷书,不能活用,又何益哉?"。

读书讲究思索,正如美国富兰克林所说:"读书易,思索难,两者缺一,便都全无用处"。

宋太宗云"开卷有益"。清代彭兆荪云:"读书为明理也。明理为做人也。由此可见,读书理应是一种信仰,是思想的力量在推动时代的变迁,在陪伴着社会的发展。

纵观古今,读书人的痴迷有诗为证,如清代袁枚《寒夜》诗云:

寒夜读书忘却眠,
锦衾香烬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
问郎知是几更天。
陆游《冬夜读书》:"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
林语堂读书:"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藉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否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雪夜读书,香茗相伴,陶醉于心,趣味盎然。

几十年来,吾与书为友,学以致用,曾用回文诗写了"经史子集-六十首"。曾用十三行诗写了近百个中国汉族的神话故事,并出版《神话诗集》。亦曾用七言乌龙诗的形式,史海探秘一百多个趣闻逸事,写诗近七百首,网上阅读量已超二百万人/次。吾还与诗人罗培永先生一起唱和"酒诗史诗四百首",网上阅读量也接近二百万人/次。特别是与中国著名红山文化收藏家乔木先生在合著《红山神韵》一书时,仿佛是上帝在牵着我的心,令我神游在5300前的无字物证之间,以虔心解读史前的文明曙光。吾为著书阅读笔记时,常如袁枚诗所云"夜无眠"、"不知几更天"。
吾常与诗友说:"吾读书,为写诗也,从书中汲取营养而诗意人生。从读与写中,明理悟道,濯莲之品性也"。

  • 上一篇: 【周阳生】七言乌龙诗史海探秘连载1-50(一部)
  • 下一篇: 【周阳生】浅论松竹体的由来与意境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