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牛天民】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好干部
 更新时间:2025-7-23 11:19:29  点击数:294
【字体: 字体颜色

 

  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好干部 

——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开发功臣杨文洲

    文/牛天民

  太白山是中国西部一座闻名遐迩的自然景观。 我曾两次攀登此山,第一次是1971年暑假,那时候我在眉县槐芽中学读高中,学校体育教研室为学习解放军野营拉练,组织初高中各班的文体委员去太白山爬山,十几个人背着两天的干粮,徒步从学校出发,从汤峪口进山,爬到大爷海后返回。那时候太白山尚处于沒有开发的原始面貌,道路崎岖不平,荒草掩径,爬山很艰难,难于上青天,好在大家都很年轻,又是一次向解放军学习野营拉练的军训活动,所以,不觉得辛苦。这一次是应朋友之约,于8月12日至13日,也是到大爷海后返回。这次比上次爬山容易多了,自从太白山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以来,经过数年不断的开发建设,软硬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有台阶护栏,上景区有索道缆车,晚上休息有旅店有餐饮。经过两次的登山旅游,使人观赏体会到了太白山的雄奇险峻,秀美景色,开发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来之不易。

  太白山能由荒凉野山摇身一变成为五A国家级旅游景区,功劳归功于建设者们的大胆设想和辛勤付出。给我留下最深影响的莫过于下山后参观杨文州事迹展览馆,深深地为汤峪林场的干部职工为开发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而表现出的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忘我奋斗、艰苦卓绝,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所感动。他们顶烈日战酷暑,冒严寒斗风雪,四季不分日夜奋战,用汗水谱写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泪目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如今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清溪碧潭,文物古迹点缀其间。奇峰林立,山势峥嵘,层层山峰高耸入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被誉为中国西部的一颗明珠。

  公园海拔高度从620米到3511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森林公园。园内的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约3767米,山势险峻,气魄雄伟。

  太白山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分水岭,具低山、中山、高山等貌类型,界限清楚,特点各异。

  太白山高山区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千姿百态的第四季冰川遗迹。景区自然风光秀美,盛夏时节山顶也终年积雪,从关中平原远眺白雪皑皑,“太白积雪六月天”自古为八景之一。如今的太白山森林公园更为适合喜欢生态旅游的游客,或者一些喜爱徒步旅行的爱好者。

  太白山风景优美,是陕西关中旅游胜地。因此,每逢盛夏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 

  那么,登山旅游者可否知道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开发者是谁吗?请听我来告诉你,他就是务实进取忘我奋斗的眉县太白山汤峪林场原场长关中汉子,为开发发展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做出特殊贡献,献出宝贵生命的功臣杨文州。

  杨文洲(1942—2000),眉县原青化乡宣窝村人。原中国林学会森林旅游和森林公园分会理事、宝鸡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政协宝鸡市第八届委原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党委副书记。员会委员,宝鸡市、眉县劳动模范,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1958年7月参加工作,197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0年7月28日患脑瘤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58岁。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他带领汤峪林场职工经过数年不断的努力奋斗,硬是把一个地处太白山北麓的县属普通小林场建成为五A级太白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把生命的全部献给了森林旅游事业。当地群众说,没有杨文洲,就没有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杨文州从19岁进林场当伐木工开始,他就把自己交给了太白山,他熟悉太白山的沟沟岔岔、一草一木,他担任林场场长后,带领职工开展林木树种科学繁育,钻深山做勘察设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论证,编制造林规划。从1975年起,他每年春季都会带领职工上山植树,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10万亩郁郁葱葱的油松林。

  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坚持为发展森林业到处奔走。每到一处,他都满腔热情地介绍太白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旅游价值。太白山的沟沟峁峁,无不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经过多次外出考察,他大胆提出搞森林旅游的设想。那时全国森林旅游业还刚刚起步,许多上层领导对此都还心存疑虑,是他一次又一次身背水壶、怀揣干粮跑省进京,是他“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软缠硬磨精神,是他对太白山森林旅游的完整思路的游说感动了“上帝”。  1992年,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国有汤浴林场更名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开陕西森林旅游之先河。眉县汤峪旅游业的兴建在全省是首创、是第一家。当时,在无资金、无经验、无人才的境况下,他带领林场职工顶风冒雪,不畏困难,修通上山旅游公路40公里、人行步道30多公里、包装景点20多处、建成太白楼等10多处旅游设施,硬是把一个举步维艰的国有小林场建设成为享有全国盛誉的5A级国家森林公园,实现旅游年收入3000多万元,每年为财政贡献达400多万元。

  1999年5月,杨文洲被确诊为脑瘤住进了医院,2000年春节刚过,病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他,因放心不下工作,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太白山,拿上地图,带领公园领导班子“一班人”,上山勾画起太白山更加宏伟的蓝图。2000年7月28日,杨文洲因患脑瘤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58岁。

  杨文洲曾被选聘为中国林学会森林旅游和森林公园分会理事、宝鸡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政协宝鸡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原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党委副书记,宝鸡市、眉县劳动模范,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

  杨文洲在林业战线工作近40年,为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创建和发展,艰苦奋斗、呕心沥血,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可以说,没有杨文洲,就没有如今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杨文州去世后,原国家旅游局、原国家林业局,先后发出向杨文洲同志学习的决定。2001年3月,中共陕西省委追授杨文洲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根据杨文洲事迹改编的同名电影《杨文洲》在全国播映,同名廉政眉户剧《杨文洲》,也在太白山进行演出。如今在太白山山下建有杨文州事迹展览馆,只要你观看了杨文州事迹图片展览听了讲解员对杨文州生平事迹的详细讲解,必将会使人感慨万分,对杨文洲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杨文州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是弥足珍贵的,当地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应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杨文州同志的精神,特别是要深入了解杨文洲精神的精髓,那就是“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自强不息”。

  回顾这趟太白之行,真是一趟观赏美景,锻炼身体,学习先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之旅啊!

  眉县人民应以太白公园为荣耀,以杨文州同志为楷模,以他的精神为动力,把家乡的各项建设事业搞得更好。

  靠山吃山要养山,眉县人民应像爱惜自己身体那样爱护太白山,让大山稳固,林木茂盛,碧水长流,游客常往。

  2023年8月20日于西安朱雀寒舍

  作者简介:

  牛天民,陕西眉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和南京政治学院军队政工专业,先后在工程兵某部政治部、陕西省省直机关和企业工作。主要从事文字综合、宣传教育、党的建设、企业管理等工作。热爱生活,爱好文学,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想象丰富,擅长写作,多年来笔耕不辍,创作有不少的散文、杂文、诗歌作品。出版过书评集、诗歌集、散文集、杂文集等多部作品。

  • 上一篇: 【牛天民】民间故事《妻子作诗救丈夫》
  • 下一篇: 【牛天民】不能忘却的纪念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