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父爱如山
 更新时间:2013-12-8 18:39:01  点击数:4476
【字体: 字体颜色

        我的父亲去世至今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可是他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印记在我的脑子里,每每想起就不由使我热泪盈眶,陷入对父亲深深的回忆之中。尤其是在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就更加思念父亲。父亲在时,做什么事都觉得有靠山,所以父亲对于我来说就是竖立在我身后的一座高山,需要毕生仰视的高山!
父亲是一位靠力气挣工分养家糊口农民。我家离山五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父亲一辈子有许多时间都在跟山打交道,割柴火要进山、给牲口割草要进山、给猪仔打糠要进山、采药材要进山、扛木头要进山。总之他的人生跟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五十年代后期农村实行食堂化,食堂的柴火和集体牲口的草都要到山里去割,生产队规定只要每次背回超过200斤的柴火或者青草,就会得到一斤粮外加5分工的补贴,父亲觉得自己有力气且有利可图就承担了进山为食堂割柴火和为牲口割草的劳动。
        进山是一个劳累繁重的强体力劳动,每次鸡叫父亲就得起床,到集体食堂领取五个馍的干粮,背上背架、拿上镰刀、穿上草鞋、打好绑腿、叼上烟袋就向南山进发了。由于浅山的柴火和青草早被人们割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坡,父亲要走很远的崎岖山路到深沟远山才能有收获。所以经常是天不亮进山天黑了才能出山,每次下山背上背的柴草就像一座小山,父亲被裹在里面人显得渺小,只露出膝盖以下被压弯了的两条小腿和一双黑黢黢的穿着草鞋的大脚。两只胳臂上的青筋鼓的像蚯蚓一样,皮肤满是被荆棘划破的伤痕,有的地方还渗着血。他步履蹒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一步一步朝着家的方向挪动。为了调整精神,父亲每走一小段路就要停下来用搭棍将背夹撑住歇一口气或抽一锅旱烟再走。我那时和弟弟经常到路上去迎接父亲,每次接到父亲,他都要停下来解下束在腰间的干粮布袋,从中掏出两个蒸馍来给我们一人一个,我们一拿到手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父亲便喘着气和蔼地劝着说:“慢点吃,别噎着。”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 牛天民学习工作简历
  • 下一篇: 母爱如水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