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
文/周阳生
人年过花甲,容易怀旧,概因退休了,习惯性梳理一下人生历程,回忆童年时光、校园生活、知青岁月、工作经历、社会活动等等,使得充满酸甜苦辣的青春记忆,撞击着暮年的心灵,在拂去岁月尘埃的那一刻,我竟滋生了一种莫名的虚荣感。
我二十岁前的青春记忆是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度过的知青岁月,为此我曾写了《那个年代的农活记忆》散文和《知青记忆永珍藏》等诗歌。二十岁后的青春记忆大多是在物资战线流淌。1983年底我从原盐城镇党委办公室调到盐城地区物资局系统。在盐城镇上班期间,我主要负责文艺创作、通讯报道和编史修志工作。在文艺创作上,我编剧的独幕淮剧《买缸打缸》荣获盐城地区群众文艺汇演一等奖。在通讯报道上,1983年我的人物通讯《兰花飘香》荣获当年江苏省首届广播系统好通讯评比一等奖,并在《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人物通讯《喜献一束文明花》,该稿第二天即被《工人日报》在二版头条加编者按转载。在编史修志方面,我曾主持《盐城镇志》编篡的前期工作,后因工作调动未能善始善终,但这段工作经历使我对盐城的历史人文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所以才能被友人推荐数次与好友钱建军一起,作客盐城广播电视台易楠女士主持的介绍古盐城八景的"范堤烟雨"栏目,讲述八景的人文历史。
到了物资系统后,我从1984年起任盐城市物资局专职团委副书记,并兼工会工作。直至1991年到市燃料物资总公司当总经理后,还兼着团委的工作。我在团委工作期间,市物资局团委每年都是团市委表彰的"先进县级团委”,我也是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县级团委书记"。我还是盐城市第一届青年联合会常委和副秘书长,也是盐城市第一届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常务理事与副秘书长。同时还是江苏省人才研究会和江苏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是盐城市第一届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回忆当年做团工作时,我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物资青年经济研究会,其成果还被作为典型在团中央进行交流。我的论文还获得了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次年我还与盐阜大众报社原总编严锋、盐城师范学院院长万恒德、盐城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朱枝富一起获得了盐城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最高荣誉奖。
1988年我被江苏省团委评为"青春献七五先进个人,同年又被江苏省总工会评为"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和"读书活动先进个人"。在任企业总经理后,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在盐城最早与军分区干休所结成军民共建单位,与市公安局结成警民共建单位。江苏省军区二位少将和省民政厅二位副厅长都参观过我司的军民共建成果,我为此也被评为盐城市委和市政府表彰的"双拥工作先进个人"。
由于我酷爱写作,并小有成果,我曾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创新研究所聘为高级研究员,被《国际金融家丛刊》聘请为特约编辑,我也曾担任过《中国物资报》盐城记者站站长,担任过盐城广播电视大学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担任过盐城市中级经济职称评定的评委……。我在五四青年节前回首青春岁月,使自己的怀旧之情又油然而生。我现在虽然已是奔七年龄,但心理年龄仍觉年轻,只可惜岁月不饶人,不能象年轻时那样拼命。但活到老,学到老,是我的信念。退休后我过着诗意生活,每天以诗文为伴,愉悦心情。现在我被众多诗社、文学社聘为名誉社长、副社长、总顾问、顾问、总监等虚职。我除自己出版了《爱莲后生》杂文集、《神话诗集》外,今年还与中国著名红山文化收藏家乔木先生合著了用物证解读史前红山文化的《红山神韵》。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青春无悔这株嫩枝,我仍用不懈的耕耘让暮年老树绽放绿叶,让暮年无悔,让今生无悔。青春虽已远逝,夕阳晚霞更美,最后权以七绝言心与同龄人共勉。
青春无悔云涯远, 暮岁有情风月闲。 不索旧年朝气爽, 但求今世素心还。
视频:【周阳生】诗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