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袁华 诗画祥庐
 更新时间:2015-8-11 13:40:47  点击数:1259
【字体: 字体颜色

第二辑  闲情偶寄 

诗画祥庐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当我拜访过私家袖珍园林祥庐后,我对这样的一句话有了更真的一层认识。

在古老的东关街东首,酱园店的对过,穿过一条扬州城特有的窄细的小巷,小巷尽,迎头是一座砖砌的八角小门,从外形看这样的一座小门虽有别于周围的环境,但若不是门庭上镶有篆书的“祥庐”两个字,多面是不会让人投去过多的目光。

推门而入,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闪出了“柴扉”这样的词。因为入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稻草、芦柴、斗蓬和蓑衣……种乡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携着这样的气息穿过短、矮、窄却又绿意荫荫的过道,眼前与心间几乎是同时为之一亮:别有洞天。是的,就是“别有洞天”这样一个词语,瞬间嵌入了我的脑海。

在扬州,提到园林,你首先想到的就会是何园、个园。至于一户人家,就算是他收拾得再精巧,侍弄得再诗意,充其量送他个“花园家庭”,也算得上是对他的首肯了。可是,对于祥庐,如此谬之大矣。惟有“园林”二字,其它不足以配。

十几个平方的小院落内,有小桥流水,有亭台假山,有鸟语花香,有鱼鸭(鸭为标本)畅游。最精致的,要数那座小红桥,红的栏杆、大理石的桥板,对面三阶,连接着小院子和东南角的半角亭。亭上绕满了爬山虎和凌霄的枝蔓,绿叶与橘红的花色相间,一些细嫩的枝条就垂下了檐口,似流苏。半角亭内置有两张藤椅,可对坐两人,闲谈间,满园景色尽收眼底。半角亭的抱柱上有楹联:“鹃开花弄影,琴弹鱼跃波”。据说楹联中是镶嵌有园林主人、妻子及女儿的名字的。

在半角亭的西首,植有两株长江以北少见的香蕉树,估计是气温偏低,达不到香蕉生长的条件,唯一挂果的一把香蕉也只是个雏形,不仔细看是看不出香蕉模样的。我立身于祥庐的时候,天空正飘着零星的小雨,那硕大的香蕉叶子,我就看作是芭蕉叶子了,听雨打芭蕉,赏园林景色,心境最佳。

当然,所有这些只是祥庐大的框架,小的细节就更费笔墨了。像那桥下的流水碧清澄澈,水边的花草绿意盎然,水中的睡荷娴静,鱼虾恣意悠闲;假山石上,曲身半坐的女子,似望江楼上看尽了千帆的有情人;西北角草丛间,在静卧反刍的两头水牛……所有的细节都被我看在眼里了,只是,此刻,倾尽腹中所学,我找不到更好的词汇来描摹。

数节石雕的栏杆,把园林实景和院子分开来了,院子铺有地板砖,上面也有风景,那是用鹅卵石铺就的五蝠拜寿的吉祥图案。踩着这样的图案向前走,拾级进主屋,那级是半圆形的,上面刻有牡丹图案,该是寓意着平步富贵吧?站在主屋的门廊下,能看到先前走过的过道上面,是平顶,长有一株葡萄,青绿滚圆的葡萄随意挂满了葡萄架。想着七夕业已不远,斯时,祥庐的葡萄熟了,边吃葡萄,边听仙人的情话,该是怎生的惬意。

告别祥庐的时候,夏日里少有的那种细雨仍在飘个不停。于过道间回眼看祥庐,朦胧雨意中,祥庐就是一首隽永的诗,是一幅清新的山水画。

  • 上一篇: 袁华 闲看老梧桐
  • 下一篇: 袁华 手抓羊肉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