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真情旖旎
从老家邳州来到扬州,便被当地人称作侉子了。人终究不同于商品,奥迪轿车、松下电器、派克金笔……人人都为能拥有而自豪,就是看那些舶来品的眼光也有些与众不同,至于扬州人是如何看我这个异乡来的侉子,那就不是我所能感知的了。
在一部分当地人的眼里,侉子大都与穷字有缘。这样在某种场合,作为侉子就难免会被世俗的眼光下看。就说有一次在商家购物吧,就在我准备付款的时候,发现柜台内另一种式样的同一种产品更适合我,便要求服务员取过来看看,服务员没有去取东西,倒是先丢过来一句话:那样的贵呢!在那一刻,我想到“棋圣”聂卫平在国外怒买万金鞋的故事。但我终究不能和“棋圣”相提并论,更犯不着为服务员的一句话斗气,在她认为我穷的同时,她的另一种“贫穷”也在我眼里暴露无遗。
或许贫穷与落后永远都是一对孪生兄弟,物质和精神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了,那天我“奉命”去家新闻单位领取稿酬,或许是因为我穿着有些随便了,且口音又与众不同,竟然险些被门卫拒之门外!后来一想,倒也不能怪那门卫,哪个让我自报家门说是个打工者呢?门卫的片面的思维应该是这样的:打工者应在建筑工地、在酒店的清洗间等地大展宏图,而他本人守卫的地方,打工者是不该涉足的。
当然了,在扬州这么长时间里,作为一名来自外乡的老侉也有倍受扬州人尊重和称颂的时候。依然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在萃园桥边捡到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有46元钱和一串钥匙,当时没有找到失主。直到第二天才听人家说,有一位卖凉粉的老太丢过东西,当我将失物交到老人家手上的时候,近70岁的老人只说了一句话:小侉子真是好人呐!而不少围观的扬州人也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眼光。在那一刻,我心里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我认为我正代表着所有在扬州生活的异乡人在接受一份奖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