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位置: 金石秀水网文学艺术网 >> 作者二 >> 陈皓作品 >> 正文
 
纪实小说【八里塬下】连载四十三
 更新时间:2017-2-6 10:23:02  点击数:4370
【字体: 字体颜色

  院子里“坐席”

  天快黑的时候,额家院子周围异常热闹。大门外张灯结彩,喜气盈门,鞭炮声震耳欲聋,前来祝贺的乡党放起了鞭炮,这些乡党都是“搭干礼”的,他们嫌麻烦不想蒸馍就出钱,这钱就叫“干礼”,就是每人拿出1元至2元不等的份子钱,前来祝贺,这叫“乡党礼”的一种,这些乡党在额结婚前的一天黑咧就来到额家出门,要在额家吃三顿饭,当天黑咧、第二天早上和晌午;在“出门行礼”的人群中,相对于“干礼”来说还有一种礼叫“糕礼”,也叫“潮礼”,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乡党干脆在家里“起面”烧锅,蒸了六个糕子馍前来表示祝贺,这部分乡党一般是第二天早上提着四方竹篮到额家出门,只吃早上和晌午两顿饭。知底亲戚出门要行“大礼”,除过“六个糕子馍”外,还要买上一个缎被面、毛巾被、毛毯、蚊帐之类的“重礼行!”,而这些行重礼的一般都是姑家、姨家、老小外家、娃他干爸干妈等重要亲戚。

  院子内,喜气洋洋,好友王海鹏和王小利把他们刚买来的一套组合音响拉到了额的新房内,不时飘来欢快的歌声,给热闹的氛围更加添加了一份喜庆。这时前来行礼的人们涌向院子,有些不懂事的小娃抢先坐在了席上。黑咧七点半钟,宴请宾客正式开席,被额们前来邀请看客的先生有两位,一位是在西安享有盛名的原西安锦江刺绣厂的何志新先生,他是额的姨夫更是额的亲戚,额们家每次“过事”姨夫都给额家“把忙帮扎了”,退休回到了额蓝田老家孙家坡,在村里可以说是“金牌看客”,另一位看客的先生是额们孙坡南村的车方印先生,在村里给村民看了一辈子病,是额爸的好朋友,是闻名方圆几十里的“名村医”,在村里德高望重口才非常好,过事看客非常有名,志新姨夫和方印叔的组合是最佳的“黄金搭档”,使额的婚礼锦上添花!“各位亲戚朋友、乡党们:大家晚上好!现在咱们马上开席,请执事各就各位,端菜的端菜、上饭的上饭,请高山庙的新建他老外家坐上席……”随着志新姨夫的开席开场话语,晚上的坐席正式开始!

  招待乡党亲戚的宴席就设在额家的“四锅头”大院内,大院内从东向西摆了两排方桌,共10张桌子,每个桌子周围放三条长凳子,放两把椅子,每个桌子上坐8个人,椅子为上席是专门叫年龄大有身份的嘉宾坐的。吃饭时,由坐在上席上的发话后,其他人才能动筷子吃饭,敬酒时也是从上席开始进行敬酒,因此请客人坐席时,看客说的“请长安高山庙,新建他老外家坐上席”不是客气话,这在皇甫川一带就是规矩。这天,舅家没到是不能提前开席的,要一直等到舅家来了以后才能开席吃饭,而且舅家必须坐上席,吃饭时舅家不发话这桌席的人们就不能动筷子吃饭,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表示对舅家人的尊敬。

  这天晚上待客的席面是红米饭,在吃饭前先上一个全盘子,盘子下边是黄豆,上边放着莲菜片、鸡蛋片、猪肝片、头肉片等喝酒菜,先吃菜喝酒,等酒杯转着喝了三圈后开始吃饭。紧接着帮忙的执事就在桌子的中间放着一个洋瓷盆子里面盛满红米饭,周围放着六热四凉10碗菜,热菜有熬豆腐、熬白菜、大肉熬萝卜,凉菜有凉调豆芽、凉调粉条或者粉丝,每份菜上双份,每位客人的面前放一个小黑瓷碗专门盛米饭。 

  最好吃的饺子

  抿一盅小酒,吃一口凉菜;端起红豆米饭,吃着香喷喷的熬豆腐……这风情在皇甫川上简直就是一道都特的风景,香啊、美啊、热闹啊,交织在一起,非常喜庆。当天晚上的席面一共坐了三波半,大概坐了30多席。吃完饭后,行礼的乡党们就开始各回各家,帮忙的执事继续在院子里准备明天的事情。这时从西安赶来了四位铁哥们,一个原来在西安市浴池中心店搞财务的韩宝安,一个是在北关自强路大众浴池工作的龚政权,另一个是东关红星胶鞋厂的老同学薛培民,他们和额一样都是接父亲的班走进西安城里的农村娃,韩宝安是从西安市商业学校分配到额们单位的中专生,还有一个是在西安开修鞋店的黄续朝,他们听说额要结婚便骑着自行车从西安赶来,当时他们行的礼非常重,有床罩、毛巾被、毛毯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礼挺够“意思”。看到铁哥们来到额家,额赶紧又让灶房上了一桌菜端到新房内请他们吃饭,这帮兄弟吃完饭后开始喝酒,一直喝到半夜2、3点钟的时候,这时小龚说要到茅子去,额就把他引到了后院的茅子,额回到新房后额继续和弟兄们喝酒,可是喝了半天后却没有发现小龚从茅子回来,于是额赶紧跑到后院的茅坑,结果小龚由于喝多了掉进了茅坑,额赶紧把小龚从从茅坑里拉了上来!回到家后,额让小龚脱下脏衣服,额妈端来了一盆水让小龚洗了一下,换上了额的干净衣服,小龚坐在酒桌前继续喝酒划拳一直到第二天早上!

  按照皇甫川当地的风俗,娃们家娶媳妇前的这天晚上,男娃的家人一定要给自己的娃包顿饺子吃,这叫“离娘饭”,这是娃他妈给自己娃做的最后一顿饭,吃了妈包的这碗饺子后,表示娃们家已经长大,已经成家立业了,今后的饭由新媳妇来做,妈不承担主要责任了。凌晨三点多,妈给额把饺子端到新房转身走后,看着眼前这碗充满真情、深情、亲情、母子情的饺子后,额怎么也吃不下去,看着这碗饺子额突然嚎啕大哭起来,把在屋里喝酒的朋友吓了一跳。额妈听见额的哭声赶紧跑过来,抱住额问:“新建,额娃咋了?你咋不吃饺子,咋还哭起来?”额妈这一问,额的哭声更加大了。妈抱着额,摇着额的头继续问,这时额才断断续续地说:“额明天就要结婚了,吃了这碗饺子后,额娶了媳妇害怕从今以后你不管额了!”听到这里,额妈噗呲一下笑了:“好额娃呢,你说啥瓜话呢?你是妈的娃,妈咋能不管你呢!你就是长到一百岁也是额的娃,妈肯定还要管你,而且要和你媳妇一起共同管好你。”听到这里额破涕为笑,额妈对额说:“天不早了,你赶紧吃饺子吧,咱们明天的事还多着呢!”这时额高兴的端起了饺子碗,大口吃了起来……这碗饺子真香啊,是额一生中最好吃的一碗饺子!;

  今天是个好日子

  公元1988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六,是额结婚的大喜日子。当东方的天边刚刚露出晨曦,整个院子就忙碌起来了,厨房里传来大师傅额哥陈怀忠咚咚的切菜声,鼓风响起来了,今天早上要吃的红米饭,额爷程生普、额大陈作仕、额哥杜八娃三个人夜黑一夜熬眼早就蒸好,只等着亲戚出门来开吃。今天是结婚的正日子,早上乡党们便用四方笼提着六个糕子馍前来行李,等这些乡党们吃晚晌午饭后,额们要给这些乡党的笼中回一个糕子馍,叫“回礼”,而这些馍不是白吃的,等这些乡党们家里过红白喜事时额家照样也得给他们家“行礼”,在农村这叫礼尚往来。大门外,8幅抬嫁妆的“拾货架子”已经摆好,大院内四周的沿墙上挂满了亲朋好友乡党送来的各种贺礼:有缎被面、有布料、有床单、有毛巾被,院子的四周被挂的花花绿绿,在每个贺礼的下面贴着一长溜的红纸条,上面写着送礼人的称呼和姓名。而最拉风和吸引人眼球的是,停在家门口的“婚车”:一辆是车头帮着大红花的红色四轮拖拉机,这是北四队额爷陈中秋专门把他的四轮拖拉机借给额家给额当“婚车”用的,给额拉媳妇娘家陪的嫁妆,令一个是一辆乳白色的面包车,这是额的一个铁哥们特意为额结婚在西安租赁下的车,是专门让额这个新郎和额的新媳妇坐的“豪华彩车”!

  吃完早饭,穿着一身笔挺的高尔夫西装(其实当时额确实穷的根本买不起一身像样的结婚新衣裳,这套西服是当年单位发的工作服,只是干洗后熨的平平整整,就像新衣服一样),在看客的安排下,按照皇甫川的风俗习惯,额在三代祖宗的牌位前,接过了看客手中的一根点燃的香,双手执香在供桌前郑重地向三代祖先鞠了三个躬,然后郑重的把香插在香炉上,随后按着看客“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四叩首、五叩首”的声音,重重地向先辈们磕了五个响头,额舅给胸前戴上了大红花,额爸给肩上披上“红披绸”,老外家额舅刘俊凯深情地对额说:“新建,今天是个好日子,额外甥今天就要娶媳妇了,这是天大的好事,额娃今天高兴不高兴?”额大声说:“高兴,舅!”舅捋了捋额的衣领:“今天在接新媳妇的路上注意安全,你能保证给舅把媳妇领回来不?”“一个字——能!”“能,你现在就给舅接新媳妇去!”“对!”在众乡亲们的一片欢呼声中,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迎娶新媳妇的队伍从孙北二队陈家十字的陈家大院正式向孙南六队的额丈母娘家出发……

  按照原先规划的迎亲线路,从额家出发走北三队的生产路端向西,左拐上敬林路直接就到了额丈母娘家,这是一条最佳的迎亲线路,路宽路况好,况且敬林路是额们乡上唯一的砂石路,也是额们农村人心目中真正的迎宾大道和中央大道。可是就在迎亲队伍临时出门的那一刻,几个主事人商量了以后却改变了迎亲线路:迎亲队伍从额家出发走老街道土路到村南向西,再上敬林路到额丈母娘家,然后再从敬林路向北走北三队的生产路,回到额家,在全村的主要线路绕一个大圈,目的是让全村的人们都看看迎亲队伍的热闹。前两天村里下了一点雨,路上还是有点泥,不太好走,额有点担心,但是主事人已经做出了决定,额就按照他们说的新的迎亲线路向着新娘家的方向快乐出发……

  到丈家娶媳妇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在村里的老街道上,前边是十几个年轻小伙抬的“拾货架”,紧接着是额和介绍人、看客的坐的“宝马面包婚车”,后边紧跟着的是拉家具的红色四轮拖拉机,在当时这就算是最淳朴、最拉风的一道风景。由于老天爷刚刚下过雨路上泥多,当面包车走到村南时,车轮一打滑碰到了一户人家的石头墙上,于是额们赶紧下车把车推到了路中间的好路上,让空车前边先走,额们迎亲的队伍步行向额丈母娘家方向走去。到了丈母娘家大门口,额先安排一个哥们陪着司机去修车,然后和迎亲队伍一起去迎娶额的新媳妇!

  今天的丈母娘家里更是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迎亲队伍进入丈母娘的家门后,前来抬“拾货”的年轻小伙被请到院子里坐席吃饭,在这里前来帮忙的乡党赶紧给拾货架子里摆放嫁妆,丈母娘给额媳妇陪的三大件嫁妆:沙发、圆桌、电风扇被几个精壮的小伙抬上四轮拖拉机,吃完饭后,搬“陪房”(嫁妆)的人抬着拉着“陪房”先回家布置新房。额、介绍人和丈母娘家几个德高望重的亲戚被安排坐在另外一个桌子上,等待着丈母娘家给额们吃饭。作为新女婿第一次在丈母娘家吃饭,今天又是这么重要的日子,额坐在桌子上一直一声不吭。这时,随着掌盘的大木行端上八碗四盘的菜放在桌子上,“耍女婿”的活动正式开始,这时灶房给额们每位客人的面前端上了一碗臊子面,其他人开始调盐、调辣子,倒酱油、倒醋,挑起一筷头长长的面开始咥面,额用筷子把面搅了一下,发现面地下放了很多辣子根本吃不成,这会额就把面碗放在桌子上不吭声,坐席的其他人看见后问额为啥不吃饭,额笑而不吭声,这时坐在而旁边的“红叶”(注:媒人)说,新女婿碗里的辣子太多辣的人吃不成,赶紧让厨房给新女婿再下一碗面。这时院子里传来了执事的声音:“厨房,赶紧给新女婿再下一碗面,面里的辣子太多辣的女婿娃吃不成!”不大一会,一碗臊子面又端到了额的面前,额用筷子夹了一下,“妈呀,咋这么酸!”,额放下筷子继续坐在席上一声不吭,看着额又不吃饭,执事又问额“女婿娃,你咋又不吃饭呢?”“太酸了,吃不成!”“厨房,刚才端出的那一碗面又太酸了,你们赶紧再给重下一碗面!”厨房里的人倒是很听话,但是当第三碗面端上来后他们又耍出了新花招,给碗里放了很多盐,让额咸的还是吃不成,看到额的狼狈样,看客的执事又大声喊道:“这碗面咋又多放盐了,咸的还是吃不成,你们耍女婿活动也该差不多了,再重新端一碗臊子面到席上!”听到这里,院子里的人们仰头哈哈大笑……

  在耍女婿的活动结束后,额和新媳妇在丈母娘家的祖宗三代的牌位前郑重的点香、鞠躬、叩首,感谢他们给额养育了这么一个好媳妇。

  这时,丈母娘家派出了强大的“新亲队伍”送路,亲自护送自家的姑娘到婆家的大门口。到了额家的大门口鞭炮齐鸣,这时送路的新亲被挡在大门外先不能进额家的大门,新亲们被邀请到一个屋里地方大的人家先歇一会,在这里先吃着花生、瓜子、喜糖。

  把新媳妇娶回来

  穿过隆隆的鞭炮声,额和新媳妇被掀着涌进街门口进行抢门。在八里塬下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结婚这一天,两个人谁要是进去的早谁就厉害,谁以后在家里说话就算数,谁就能在家里掌握财政大权。在抢门中,媳妇被额抢先一步进了街门,所以额的媳妇非常厉害,在额家一直是党、政、军一把手。但是不论咋样,额却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给额爸额们把儿媳妇娶进了陈家大门,从此时此刻开始,额的单身汉生活正式结束,一个变两个,单干成集体,一个新的家庭诞生了。新媳妇被领进新房后,挂门帘的挂门帘,挂门帘的人是额们婆家人,新媳妇要给红包;端洗脸水的端洗脸水,端洗脸水的也是额们娘家人,新媳妇当然也要给红包,这是额们皇甫川的风俗。这时大人小孩便一起涌进新媳妇的新房看新媳妇长得“奴不奴”(漂亮不漂亮)。稍微歇一下,结婚仪式正式开始,送路的新亲也被从隔壁的院子请到额家大院坐上了第一波宴席,在席面中专门留了一个用大红缎被面铺着的椅子,这是专门给新媳妇留的座位,等一会结婚仪式结束后,红叶就陪新媳妇坐在这把椅子上吃饭。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晌午好!一对新人喜成婚,二龙戏珠赢嘉宾;三阳开泰江山美,四季平安满院春;五福临门人增寿,六六大顺最可心;七星高照交好运,八方来财喜煞人;久久彩云传喜讯,十全十美一门亲……”在看客的一片诗情画意的话语后,额的结婚仪式正式开始,这时看客的正式宣布:“陈新建先生、焦胡蝶女士的结婚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请新女婿陈新建、新媳妇焦胡蝶正式入场,额们被乡亲们推到了大院东边上方的廊沿上,面向所有的亲朋嘉宾站着;第二项请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证婚人车方印为额们宣读了碑林区柏树林街道办事颁发的结婚证书,把结婚证书举得高高的滴说,这个结婚证书货真价实不是假的,并高声说:“这个结婚证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碑林区的柏树林街道办颁发”的,引得满院人的欢呼鼓掌。第三项,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在这一系列仪式结束后,待客的宴席真正开始,新媳妇被搀媳妇的人搀到贵宾座坐席。

   
  当天中午的宴席是整个婚礼中好吃的最多的席面。除了有瓜子糖、纸烟、凉菜、热菜、烧酒外,在席面中有三道硬菜最受宾客的欢迎:烧肉、肘子、丸子。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一些前来坐席的大人舍不得自己吃肉菜,便把这些硬菜夹到稠酒盅盅内用纸包着带回家中,给自己没来出门的家中碎娃吃,因为那个年代想吃一次肉有时实在有点难。在宴席进入高潮时,介绍人把额叫到院子中间,给大家看酒。这时看客的站在院子中间高声说:“亲是亲,果然亲,乡党邻里自己人;结婚大事离不了,帮忙跑路又操心。现在请主人给各位挨席看酒!”这时宴席上上传来了一阵“挡了”的声音,这时看客紧接着说:“一挡两挡,大家很忙。现在就请主人家给大家行个官杯酒,以表谢意!行不行?”坐席的亲戚大声说:“好!”“第一杯酒,一敬乡党亲戚情意重,大小事情都照应!第二杯酒。二谢乡党亲戚情义深,大小事情都操心;第三杯酒,三谢乡党亲戚情义长,感谢大家来捧场!”就这样额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在浓浓的乡情中,在皇甫川上给额爸额妈把媳妇娶回来了……额爸额妈也交了一件手续:给额把媳妇娶回来了!

  回娘家“凝门桩”

  按照皇甫川的风俗,结婚的第二天额和新媳妇要要到丈母娘家“凝门桩”(回门)——就是拿上四样礼到老丈人家里去,把丈母娘家的房屋、大门、窗户好好再凝望一下,所以叫“凝门桩”。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后,媳妇洗漱后连礼都没提,就一个人先回她娘家去了,额因为要帮额爸铲除夜隔过事时院子廊檐上的泥和没有干完的事情,所以一直在家里和额爸忙着干活。大概九点半钟左右见额还没有来凝门桩,额的丈人爸焦汉茂就叫额的丈兄弟焦岁红来到家里叫额,看到丈兄弟来叫额,额实在不好意思立即放下了手中铲泥的铁锨,招呼丈兄弟先坐到家里。“新建,你丈妈都叫你丈兄弟到屋里叫你来了,你赶紧到屋里让你妈准备‘四样礼’,快点到你丈母娘家凝门桩去,屋里这点活你就不用管了,有额呢,爸额一个人能干完,你就只管放心凝门桩去!”在廊檐上铲泥的额爸对额说,“对,爸!你先干着活,额一会吃完早起饭就回来,和你一起拆掉夜隔炒菜盘的扯灶子和蒸米饭的锅头!”提着额妈给额准备的一条不带过滤嘴的金丝猴香烟、一瓶城固特曲等四样礼,额和丈兄弟岁红一起到丈母娘家去吃早饭。虽然这一天额的主要任务是和媳妇一起到丈母娘凝门桩,但是饭一吃完额就赶紧回家帮着额爸干家里没有干完的活。

  当天晌午吃完晌午饭后,额就一个人先回了额家,媳妇继续留在娘家没回来。等到第三天早上,额的丈人爸把额的新媳妇送了回来,这在额们皇甫川叫送女。额爸额妈准备了四凉四热八盘菜招待额的丈人爸,为了表示对亲家的尊重,额爸还专门邀请院子的后头伯陈作勤、厦子大陈孝义、大忙妈鱼金芳到家里陪额丈人吃菜喝酒,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请这些长辈多照顾、多操心额的新媳妇。从这天开始,自家屋的人们便轮流请额的新媳妇到他们家吃长面,认个门,额媳妇到自家屋去吃饭时,手里也拿着一个“人情”——或者送他们一双绣花鞋垫、或者送给他们一对枕套,表示自己现在真正是陈家家族的人了,表示自己真正是陈家大院陈新建的媳妇了,从此就和额们陈家人在一个锅里搅勺把了。婚假眼看就要结束了,额也该回到西安上班了,可是再过一两天就是额们孙家坡村的“忙罢会”,按理说额这个新女婿头一年过会一定要到丈母娘家去看老丈人,可是回单位上班的事要紧,额只好硬着头皮来到丈母娘家向老丈人汇报了额的难处,没想到丈人爸不但没有刁难额,反而高兴的说:“孩子,你这不是来了吗!公家的事要紧,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了,来出门是小事,爸不怪你,你赶紧回西安上班吧!”就这样额按时返回西安上了班,受到了单位领导的表扬。感动之余,额挥笔写了一篇小文章邮到《西安晚报》表扬丈人爸,另额万万没想到《西安晚报》在“万家春”栏目以“我的岳父”为题进行了刊登,丈人爸的好名声在皇甫川方圆广为传颂。

  纪实小说【八里塬下】连载四十四

 

  • 上一篇: 陈皓简介
  • 下一篇: 纪实小说【八里塬下】连载四十四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