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6年5月16日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50周年。十年浩劫,这是所有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一个鲜明定位。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日子里,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的专栏作者牛天民先生发来了《“文革”记事》一文。以他亲身经历叙述了这场运动给一个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的人生磨难。
虽然文革早已淡出了人的视线,但铭记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文革”记事》告诫我们,历史不会截然分开。
以下为作者原文:
《“文革”记事》
——“文革”中的四件事刻骨铭心到如今
题记:今年5月16日,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50周年祭日。作者是“文革”的亲历者和受害者。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以示对这场席卷全国的、由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的、被“四人帮”等坏人所利用的政治浩劫的愤慨和声讨。
我于1965年秋季考入县办初级中学,刚上了一年,1966年夏季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刚开始只是批判文化界的封资修现象。国庆过后便开始了大串联,那是我第一次到西安,而后去了延安,到了西柏坡,进了北京城。由于都是徒步跋涉,自国庆节那天出发,到1967年新年元旦返回,历时三个月时间,途中磨破了四双亲人解放军接待站支助的军用胶鞋和三条旧军裤和棉衣。一路光脚穿鞋行走,没有穿过袜子。
一同出发时有18位同学选择上述路线,有的同学由于身体的原因中途退出返回,坚持到最后的只有和我在内的5个人,我当时是这支串联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十足年龄只有13岁(注:我生于1953年7月,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开始,我的父母属于青壮年劳力,夏收后要被指派到距离家乡50里地的渭河去捞铁砂,母亲给队长说,娃的年龄只有5岁,还不到6岁入学的年龄,能不能等来年秋季娃6岁入学了她再去渭河捞铁砂。队长一听心生一计,说:这好办,我现在就给学校写个证明,就说娃是1952年生的,不就可以入学了。父母无奈,只好同意了队长的“英明”决策,把我送进了大跃进时期的全托学校,我的出生年龄从此在学籍以及后来的工作档案中就记载成了1952年7月27日,这个生辰将错就错最终伴随我的一生),硬是鼓足勇气跟着高年级的同学坚持走了下来。
一路走下来,我没有掉过队,紧紧地跟随着大哥哥们走了一圈回到家中。他们都很佩服我,说我人小志气大,给我起了个绰号叫我“牛哥”。这个绰号一直被他们叫到了现在。后来我发现我们五个人以后的人生前途都不错,都进了城市上了大学,官职处级干部。大家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对大串联徒步几千公里感慨万千,一致认为要不是大串联磨砺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我们的人生或许会改写。正是这种意志和毅力成就了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受益终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历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坎坷不平,都能积极面对、顽强克服。比如我在文革中遇到的四次磨难都没有把我击倒,这四件事让我刻苦铭心到如今。终生难忘。